返乡编织“七彩梦”

  一只只羽色华丽的七彩山鸡,在钢丝网围起的大棚里窜来窜去,一群群小山鸡或聚在一起抢吃主人投放的食料,或趴于盆边饮水……这是笔者在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镇徐集村31岁的青年村民薛可斌的七彩山鸡养殖场里看到的生动一幕,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承载的是薛可斌的创业养殖“致富梦”。

  七彩山鸡俗称山鸡,因其羽毛七彩斑斓而得名,集肉食、观赏和药用于一身,被誉为“动物人参”。“七彩山鸡4-5个月成熟,俺采取自孵自养循环分批养殖的办法,一年可以出5-7窝,比一般养殖多出2一3窝。一只成品山鸡平均卖50—60元,一年产蛋130个左右,养一只山鸡每年有近100元的纯效益。养殖场一年出栏山鸡3000-4000只,扣除各种费用,一个月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薛可斌边忙于给养殖的山鸡添食料边告诉说。

  作为一名80后,薛可斌也曾随着社会潮流南下打过工、做过十字绣、开过饭店,追寻过梦想,但为了照顾家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家乡创业养殖带乡亲致富的路子,他的想法得到家人和乡亲们的支持。

  说起养殖七彩山鸡,薛可斌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山鸡饲养的节目,就记下了电话,并第一时间赶去学习。2016年春,在掌握相关知识后,薛可斌通过贷款在徐集村租了几亩废弃地,搞起了七彩山鸡养殖。在养殖前期,薛可斌起早贪黑,废寝忘食,遇到难题就及时联系厂家,或者翻阅资料来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学习,薛可斌慢慢地成了行家。

  山鸡成熟后,除了走定向单子,薛可斌也经常去跑县城里的集市和饭店,积极推荐自己的产品。山鸡肉质细嫩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优质的产品加上薛可斌的勤劳,慢慢打开了市场。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有机食品,七彩野山鸡营养高,送礼也很上档次。”薛可斌和妻子规划着,今年再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和种类,让更多的人品尝,产生更大的效益。

  陈清林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