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望都县陈双其、陈双全兄弟跨省收麦

  本报记者郝凌峰

  6月13日上午,河北省望都县东张庄村陈双其家,农机手陈双其、陈双全兄弟俩趁着下雨的机会正在保养联合收割机。记者问起他们今年赴河南收割小麦挣了多少钱,他们只笑不答,一脸的喜悦却丝毫掩饰不住。其实,要不是前两天家人来电话说家里的麦子熟了,他们还想在河南“苦战”几天。

  5月底6月初,又到麦子成熟的季节,兄弟二人再次赶赴河南。“一台联合收割机开过去了,又一台联合收割机开过去了……四面八方的收割机驶进一望无际的麦海,感觉真过瘾。”哥哥陈双其描述着收获小麦的场景。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机器进行收获。望都县农业局从5月上旬就开始对700余名农机手进行农机操作和交通法规的培训。今年,像陈双其兄弟俩这样远赴河南的望都县农机手有300多名,他们陆续奔赴河南省十余个市县帮助老乡抢收麦子。

  “当一名农机手感觉真光荣。”陈双其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这话掂量着真有分量。散落在田野里的麦穗,拣起来就是馍,种啥也别忘了种口粮田。2012年,陈双其、陈双全兄弟二人合资购买了一辆联合收割机。

  “总不能让联合收割机窝在家里当摆设,到外面收麦子不管挣多挣少,总比在家搓麻将好。”陈双其、陈双全清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机械的作用,农机手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家惠农政策好,这些年新谷子压着陈谷子,年年都丰收,收着麦子就过瘾。”

  弟弟陈双全介绍,“三夏”时节,收获小麦必须突出一个“抢”字,一定要抢占先机,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他们兄弟二人早、中、晚3顿饭吃在田间地头,做到争时夺麦,确保颗粒归仓。“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吃饭,吃点大饼卷鸡蛋、喝几口水解解渴,但这样做我们感觉心里踏实,农民收小麦也不慌。”

  “出门挣钱不容易,孤雁单飞不牢靠。到了河南一看,麦收经纪人把地块都给落实了,甚至把收费标准都谈好了,心里别提多痛快。”陈双其说,河北农机手到河南由“客场”变“主场”,处处方便如在家乡。每亩地给经纪人提5元钱,多挣多给,少挣少给,而且“吃喝撒拉睡”都有人管。“每天都能看到河北‘麦客’在‘麦海’里忙碌,有时打个招呼也高兴。”陈双全的话更是爽快。据望都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河南的麦收经纪人与望都县的农机手随时保持联系,每当粮食收获时节,农机手远赴千里互相帮助,两地的父老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心底瓷实,不诓人,是人们对陈双其、陈双全兄弟二人的评价。陈双其讲起在河南长葛市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由于河南连续几场降雨,长葛市一部分村庄的小麦倒伏。其中一位农民站在自家小麦倒伏的地头上满脸忧愁,因为好几位农机手不愿收割倒伏的小麦,担心麦茬太低容易损坏机器。兄弟二人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就把联合收割机开进地里,尽量减少这位农户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

  “担心什么,什么事就来。”陈双其接着说,收割倒伏小麦的过程中,联合收割机的提量器出现了问题,导致几垄小麦的麦粒散落在田里,幸好兄弟二人及时排除故障,但心里还是过意不去。“我们没有给这位农民大哥收好麦穗,就不想再收人家费用了。”陈双其说,没成想,这位农民大哥还是硬塞给我们300块钱。

  新世纪的农机手必须手里有“金钢钻”,既要装备好,又要技术好,还要服务好,否则就揽不住割麦这“细瓷活”。“做良心活,割良心麦”是兄弟二人做人的标准,每逢兄弟二人把联合收割机开进地里后,始终坚持把麦茬的高度控制在10公分左右,这样的高度能促使播种后的夏玉米及时接受光合作用,出苗后长得茎粗苗壮,为秋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我们‘麦客’赶路,就是为了致富。”到河南麦收现场看看,偌大的一片小麦,几台机器一会儿就“吃”完了。从量上看,随着机械化作业的不断发展,所需要的联合收获机数量自然也大幅减少,钱也不好挣了。“今年到河南省的长葛市和原阳县收割小麦,我们收割面积大概500多亩地,刨去托运费、油费、机修费、经纪费等,挣不了大钱。”陈双全介绍,一年下来,他们兄弟二人收割小麦、玉米挣的钱,满打满算能净挣4万多块钱。

  谈起远赴河南收割小麦的往事,兄弟二人的对话透着乐观幽默。“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午后,小雨停了,骄阳把麦海照耀得一片金黄。陈双其、陈双全兄弟二人来到村外的田间地头,不一会儿,当地几位农民就把两人围住,来敲定收割麦子的时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