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开垦农业人才“试验田”
来源: | 作者:中国科学报

  ■本报记者 李晨 

  樊伟,作为青年英才引进到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所,并推荐为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时,只拥有硕士学位,但他已在Nature、Cell、Science上都发表了第一作者文章。

  王国梁,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2011年入选“千人计划”到农科院植保所工作,其组建的学科团队中,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今年初,农科院作科所9位57岁以上的领军专家主动让贤,为年轻人成长腾出空间,7位引进的青年人才和10位自主培养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当选为创新小组组长。

  “十二五”以来,中国农科院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初步形成了引育并举、双轮驱动的人才工作格局,并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和团队。7月20—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深圳召开人才工作会,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在会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要给平台、给待遇、给环境,要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全国农业系统人才建设的“试验田”。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紧迫感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共获得国家科技奖31项,实现了三大奖全覆盖,占农业领域的22%,一等奖占1/3;发表学术论文240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00余篇,是“十一五”的3倍多;授权专利3700余项,是“十一五”的5.4倍;审定农作物品种470余个,比“十一五”增加了31%。

  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近年来,在国家科技经费增速下降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大背景下,农科院广大科研人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在科研立项、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重点研发计划去年32个项目获得立项,在农口专项中立项数占25%,经费占31%;今年30个项目获得立项,继续保持占位优势;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农口连续保持7项的高比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也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不过,唐华俊指出,要正确认识农科院人才工作的差距与不足,切实增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紧迫感。要清醒看到,与中央的要求和“三农”发展重大需求相比,与农业科研国家队地位和科技创新工程任务目标相比,农科院人才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农科院组织专门力量对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8家院外单位和23家院属研究所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文献查询、出国培训等渠道,了解美国农业研究局、法国农业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印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查找差距与不足。

  调研发现,农科院人才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对“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无法满足未来农业科研发展需要;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持续发展后劲不强;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不活,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不足。

  “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条件的制约,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但简而言之,还是反映出我院人才发展方面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工作新规律、新特点和新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唐华俊说。

  学习深圳精神 追求深圳效率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创新、活力、效率的代名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把会议地点选在这里,也体现了农科院学习深圳精神、追求深圳效率的深刻寓意。”毕美家说,人才工作要突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唐华俊进一步强调,农科院院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更加解放思想、更加突出重点、更加敢于担当,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事业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切实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

  基于此,农科院将推出多项措施,构建全方位人才建设体系,建成整体规模适度、结构功能明晰、学科布局合理、年龄梯次配备、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创新、转化和支撑青年人才队伍。

  计划到2030年,农科院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总规模力争达到4750人左右,持续稳定在科技人才总量的2/3,其中优秀青年人才总量达到570人左右。唐华俊希望,届时青年人才将成为与农业科研国家队地位相匹配、能担负起农科院“顶天立地、跨越发展”重任、在科研服务“三农”中发挥领头羊作用的主力军,成为推动农科院科学(技术)中心和卓越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支撑力量,成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农业科研生力军。

  为此,农科院将重点实施《青年人才工程规划》,围绕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博士后、国际化人才、教育培训、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管理体制、人才安居、服务保障等12个方面提出了30项改革措施,包括改进人才培养支持机制、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引才机制、创新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强化人才创新创造激励机制、健全人才优先发展的服务保障机制等。

  仅以其中几项重点工作为例,包括:实施农科英才特殊支持政策。按照院所两级共同投入的原则,给予青年英才、领军人才和顶端人才每年10万到50万元不等的岗位补助,让做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使农科院人才的收入水平与所在地区同类科研机构和高校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加大力度引进领军型人才。坚持“高端引领”,不唯地域、不拘一格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研究所要在科研保障、团队组建、经费支持方面采取“一人一策”,给予重点支持。

  积极实施精准引进和柔性引进。探索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鼓励研究所利用常规出访和专题出访等多种途径进行定向引才、精准引进。对于引才困难的研究所,鼓励面向海内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兼职工作,并通过签订任务合同,执行协议工资,因人据时开展学科凝练、项目合作、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院里将给予同等特殊支持政策。

  唐华俊强调,农科院党组已经充分研究讨论了改革的重点任务,并将其分解为20余项制度规定,责成有关部门抓紧时间制定或修订出台。

  农科院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闭幕式上指出,施政之要,贵在落实,全院上下要认真做好本次会议精神的落实工作,让改革措施稳稳落地,让人才从中切实得到实惠。各单位要发挥用人主体作用,密切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本单位的配套政策、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要求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到人到事,确保出台的政策措施有创新、可操作、能见效。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