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阿克苏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助力扶贫攻坚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 阿克苏9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玉玲)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和阿克苏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引导基层农村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关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要求,深刻理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关键性问题和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等重点举措,阿克苏市委宣传部驻萨依干买里村工作队找准参与脱贫攻坚任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现代文化引领优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围绕“弘扬正信、扶智治愚、文化引领”主题,广泛开展“现代文化为引领 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引导农村贫困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为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开展“弘扬正信”活动。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宣讲教育,深入低保户和贫困户家中,大力宣传陈全国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讲话精神,鼓励他们弘扬现代文化和新疆精神,千方百计解决好思想上的问题,树立奋斗改变命运的信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在广泛开展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中,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方式,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灌输勤劳开源、节俭积累、率先脱贫、带头致富的思想理念,活跃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
 
  组织开展“扶智治愚”行动。一是协调市教育局做好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发动萨依干买里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参与“助学工程”,资助项目包括村级双语幼儿园、结对资助贫困学生、假期学生补习班。同时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临时救助、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大学生、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等,并鼓励和号召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支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二是开展“科技帮扶”行动。利用双语夜校和村民小组学习时机,为农牧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协调市乡两级相关部门为村民进行畜牧改良及杏树嫁接技术讲座,免费发放科普图书及挂图,带动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本村待业青年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市乡两级就业服务中心以及农牧民技术学校等阵地,大力开展双语培训、技能培训,努力做到培训与需求相结合、培训与岗位相对应。积极配合市、乡“欢乐大篷车”、“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科技服务活动。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开展“文化引领”行动。一是引导村干部当好“四大员”。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靠基层,关键在干部。由工作队牵头,引导村干部当好思想政治引领员、文体活动组织员、就业创业协调员、基层组织建设员。住村干部指导村干部重点围绕“四大员”开展工作,把助力扶贫攻坚工作与“四大员”的职能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农民群众思想引导活动,广泛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热忱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促进青年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二是新闻媒体提供舆论支持。加强新闻报道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舆论支持,改造对积极挖掘“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的人物事迹、成效、好的经验做法,向新疆访惠聚、新疆日报、阿克苏日报、阿克苏市零距离及其他各大网络媒体宣传报道,以激发村干部和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今年对村级文化阵地进行改造建设,对村民活动中心进行了装修,完善了桌椅板凳、电子屏、音响灯光、舞台等设施设备,同时备齐了厨房用品用具,方便了村民举办“四项活动”,将村民活动中心建设成为集文化讲堂、培训学习、文体活动、文艺演出、民俗活动为一体的长效型的农村文化礼堂。此外,在村委会院内新添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遮阳伞,在围墙上绘制农民画、完善了视频会议室设施设备,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卫生、科技、法律等服务下乡、文化活动巡演、民族团结一家亲、群众性大宣教、红色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以文化引领助力脱贫攻坚战。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