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打造全国首个无证明城市
来源: | 作者:法制网

  

  

  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承诺“最多跑一次”。 

  

  □ 法制网记者 万静 文/图

  “我妈是我妈”“我是我”这样的奇葩证明,从今年8月开始,在浙江省义乌市消失得无影无踪,270项各类名义的“证明材料”被义乌市政府宣布取消。

  义乌市委改革办副主任谢沁菲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义乌市域范围内政府机关、公共民生服务机构(含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不得要求群众和企业提供任何形式的证明材料。同时,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通过个人信用报告等材料替代证明。

  曾经备受网友吐槽的需要开证明来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奇葩事情,再也不会在义乌出现。义乌因此成为全国首个无证明城市。

  取消270项证明材料

  今年,义乌市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任务重点向这些烦扰群众的各类证明材料“开刀”,截至7月,共取消270项办事证明材料。

  在今年8月义乌召开的“无证明城市”新闻发布会上,义乌市常务副市长陈小忠宣布,义乌已基本实现市域内无证明材料的目标,“取消事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可以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证明城市’。”

  前不久,在义乌工作的贵州籍陈先生神情焦虑、步履匆匆地赶到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户籍办事柜台。陈先生不安地告诉办事人员:“我的身份证丢了,急需补办,但我祖籍在外地,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户籍居住证明等手续。”

  工作人员立即告知:“现在义乌推行无证明措施,补办身份证再也不需要提供居住登记证明材料。”

  陈先生一脸惊喜,连问几个“这是真的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陈先生如释重负地说:“现在办事越来越方便了!”

  拍照、填写申请材料、快递地址,几个简单步骤后,陈先生就办理完了身份证补办手续,半个月后,陈先生就能收到补办后的身份证了。

  记者在一旁暗暗掐表,整个流程不超过15分钟。

  义乌市民张先生想在市区办一家电商企业,让他意外的是,这一次只花了五分钟,他的营业执照申报就受理完成了。张先生笑呵呵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办营业执照比较麻烦,要房产证明,又要租房协议,现在一张身份证就搞定了。必须给政府点个赞。”

  实行六个一律取消

  “我们全面梳理了办事群众需求方、证明材料开具方以及审批机构清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力求证明源头全覆盖。”据谢沁菲介绍,涉及的这些被取消的证明材料共计270项,仅2017年的办件量就高达44.5万件,其中政府机关和公共民生服务机构244项(办件量26.9万件),金融系统26项(办件量17.6万件)。事项工作量繁重可想而知。

  为此,义乌力推无证明措施,坚决对上述证明材料说“不”。

  记者了解到,通过梳理国家相关法律政策,义乌保留了五类证明材料,没有纳入到清理取消的范围:一是各类证照,如身份证、学生证、营业执照等;二是审核材料,如申请补助审批表、施工审批表等;三是公证书;四是诉讼证据,但能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五是需要向义乌市外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

  而对清理出的需要被取消的证明事项材料,通过风险评估,实行六个“一律取消”:凡是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开具证明的部门、镇街或村(社区)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申请人现有证件、凭证办理的,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等信用管理手段解决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部门间会商核查或实地调查核实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义网通办”等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

  社区回归服务本质

  “您好!全市教育系统已经不再需要镇街部门、村居开具相关证明了。”义乌市丹溪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的社务公开栏张贴着《告知函》。

  “往年,都会有孩子家长为办事保险,要求社区出具各类证明,用于社会实践、孩子入学、转学休学、领取补助等。今年暑假以来,没有再收到类似的开具证明要求了。”丹溪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告知函》中,记者看到,市教育局向全市所有镇街部门、村居告知,在教育许可、认定、评审、招生入园、学生资助、食堂招标、安保服务、财政补助、荣誉评定等社会服务项目中,无到村居、社区盖章证明的要求。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教育管理中心、义乌电大等直属单位及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也无到村居、社区盖章证明的要求。

  为方便家长为孩子入学报名,义乌市教育局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在“义乌教育之声”公众号和义乌市教育局政务公开栏上设置入口,家长可以在电脑上或手机上访问,随时随地为孩子报名,省时又省力。

  丹溪社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以前我们社区中心每天的工作被开具各种证明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现在市政府推行无证明措施取消200多项证明材料,大大减轻了我们基层社区的工作压力,也让我们的工作真正回归到群众自治服务这一核心上来。”

  倒逼政府职能转变

  群众少证明、少跑腿,是不是意味着政府部门少了麻烦?

  “恰恰相反,让群众少跑甚至不用跑,消除各种办事堵点、痛点,改用数据共享、信用承诺和政府监管来替代,更需要部门多作为、敢担当,更好地处理‘放’和‘管’的关系。”谢沁菲告诉记者,削减一纸证明,背后是流程再造和行政管理方式的革新,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才能放心“砍砍砍”。

  有决心还得有办法。义乌打造“无证明城市”的底气,来源于前期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中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评价、奖惩等机制,全面归集58个政府部门、104家金融机构的1550项信用数据,形成覆盖超过38万法人和其他组织、220万自然人约1.9亿条记录的多维信用数据库,建立了较完善的信用评价、奖惩等机制。

  针对因各系统数据信息未打通导致重复开证明的堵点,义乌专门设立数管中心,目前已归集全市41个部门288个信息项数据,总计约3亿多条,开放各部门查询账号1425个,实现了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人口基本信息、婚姻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等数据共享,让相关部门变“坐着收收证明”到主动协作核查,目前已累计查询约11万次,相当于让群众少跑了11万次。

  同时,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跑一次办不成”专窗,受理群众投诉和举报;在全市14个镇(街道)设立监测点,随时掌握证明开具情况;开展“减证明”专项检查和体验暗访等,督促政府部门限期改进提升,倒逼改革进一步深化。

  记者手记  

  浙江义乌打造“无证明城市”,既是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顺应百姓需求的做法。

  从义乌市取消的270项证明事项中,包括学龄儿童休学、缓学证明,思想品德鉴定证明,学籍证明材料,身体健康证明,死亡(火化)证明、在校大学生证明等,记者也是看了清单,才知道还有这么多事项需要“被证明”。

  真心希望,义乌进一步加快政策清理和改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避免出现“一阵风”、走“回头路”。同时,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从注重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再造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形成面上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创新成果,真正让群众和企业不再为开证明“跑断腿”。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