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给农民的指导就要实实在在”
来源: | 作者:中国气象报社
  9月22日,为期3天的2019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暨第四届中欧马铃薯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落下帷幕。在论坛举办期间,该市成功对接签约项目21个,签约总金额达16.11亿元,标志着马铃薯从“土豆”蜕变为地方脱贫攻坚的“金蛋”。
  定西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也是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当地既有常年干旱少雨的“先天”气候优势,又离不开“后天”诸多因素助力。气象服务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在这个大课题下,定西气象部门针对当地气候特点,找到了最直接的突破口——播种时机。只有播种时既避开春旱,又避开霜冻,才能保质保量。当分析出有夏旱时,气象工作者便建议推迟马铃薯种植,如此,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就能避开气候干旱期,降低气象因素带来的损失;若预测初霜来得早,鉴于晚熟品种遇到霜冻会减产,则建议种早熟或中熟品种。
  在气象服务的支撑下,自2008年以来,马铃薯适宜播种期试验研究成果在全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至2010年,共有700万亩马铃薯受益,令全市马铃薯增产7亿公斤,增收6.2亿元。
  今年8月20日至9月24日,定西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土壤湿度大,极易造成马铃薯腐烂。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以下简称农试站)工作人员深入田间调查,结合试验研究成果,果断提出抢挖成熟马铃薯的建议,先后通过微信向扶贫村镇、马铃薯种植大户、马铃薯龙头企业等发布信息,为确保马铃薯丰产丰收提供技术保障。
  除了马铃薯,其他作物也享受到了无微不至的“气象关怀”。对旱作作物而言,地膜是保墒增产的“小棉袄”;但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地膜可能造成污染。为了在满足作物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定西农试站立刻着手进行生物降解膜实验。根据研究成果建议地膜厂家应生产保墒期限分别为三、四、五个月的地膜,并基于初夏少雨的预测,提出今年应生产降解时间短的地膜。
  如何根据天气调整农作物的株距是农试站接下的又一张“军令状”。从2008年开始,定西市推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市农试站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进行玉米的不同行向和株距试验,提供面向大面积玉米种植的农业气象服务。比如,预测到旱情,农试站建议把玉米的株距调大,最后实现了亩产600公斤。
  不仅如此,定西市气象部门还积极发挥行业特色,将气象为农服务充分推广到对口扶贫村。2015年,农试站在精准扶贫帮扶村——通渭县陇山镇何山村开展黑膜全覆盖穴播覆土冬小麦示范推广。那一年虽是旱年,但产量比大田小麦提高1.1倍。2018年,气象部门再接再厉,深入分析何山村气候走势后,为当地选出最适宜种植的中药材——黄芪。当地黄芪株距的标准是15厘米至17厘米,但根据气候观测,农试站发现2018年夏秋降水条件好,如果把株距调整到10厘米,“苗子多了,产量就大了”。而为了避免受到春旱影响,农试站还建议将最佳种植适宜期推迟到3月下旬,如此一来,壮苗期正好处在汛期,降水充足,黄芪长势很好。
  在提供精准气象服务的同时,农气专家积极普及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让贫困户顺应天时、科学生产,以实现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种养殖技术等各类培训班15期以上,参加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
  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定西气象部门始终把“切实、具体、可行”作为行动准则,正如在农试站工作了十余年的老站长李巧珍所说:“给农民的指导就要实实在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