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两养生态稻——湖北老河口市稻虾共作引导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来源: | 作者:光明网 
  “今天天晴了,抓紧把稻种种下去,用这种播种机,种、肥一起播。”湖北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林岗村农民刘连超,从现代农业公司整理好的“稻虾共作”基地返租承包了160亩,5月7日一天时间他就种下秧苗70亩,放了两个虾池的虾苗。刘连超介绍,和稻种一起播下去的是有机肥,等到秧苗长大一些时,再把虾放到稻田里,虾吃稻田里的虫子,虾本身产生的排泄物又是很好的肥料,因此种稻谷也基本不用再另外施肥。
  水稻绿色种植与小龙虾、河蟹科学养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渔粮双赢,既提高了当地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老河口市自2014年开始,把稻虾共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积极推进,稻虾稻蟹产业呈现规模扩大、效益增长、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今年,该市出台了《稻虾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和《老河口市促进稻虾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力争到2020年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2万亩。
  该市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组建由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研究建立适合当地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基础、市场条件的“稻虾共作”、龙虾种苗繁育、龙虾养殖、加工等一系列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小龙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完善投入品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市场监督管理执法制度,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逐步推进有机食品认证。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南水北调中线取水点下游,北承秦岭余脉,南阳盆地边缘,西依汉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养殖用水、水稻用水全部来自南水北调取水点——丹江口水库。”远为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王爱军说的很兴奋,“仙人渡紧靠汉江,是水稻种植大镇,这里真是稻虾共作的好地方。”
  “水质越好,小龙虾的体质也越好。一只虾苗长到成虾,要经过10多次蜕壳,但水体富营养化会影响蜕壳,不利于生长。但在清水中,蜕壳几乎不受影响,长成后虾壳呈青灰色,个头比普通龙虾大一些,价格也要高出50%。”老河口远为生态农业公司的技术人员张伟说,他们的目标是3年养虾1万亩。
  老河口市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半流转的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按照“田成片、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设施先进、产品可追溯”的标准,推进稻虾共作基地建设。2018年,重点打造以苏亚水产养殖公司为核心,在薛集镇马岗村新建3000亩稻虾共作基地;以渔家傲农业科技公司为核心,在竹林桥镇小陈营村新建3000亩稻虾共作基地;以湖北远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核心,在仙人渡镇黄营村、安岗村、林岗村新建3000亩稻虾共作基地;以楚银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在袁冲乡申家营村新建1000亩稻虾共作基地。
  老河口市“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多以30亩左右的稻田为一个单元,单元内部的基础设施包括开挖环沟,稻田平整、防逃膜、防盗钢板网、太阳能杀虫灯、进排水系统等投入年均亩摊销720元。
  刘连超家有11亩承包田,全部流转给远为生态农业公司,每亩流转费600元,加上稻田种粮补贴,一亩有700多元收益。他一直在外打工,手上积攒了30多万元积蓄,一直想回家乡找点事做。经过系统的学习了解,他今年决定从远为生态农业公司返租160亩,自己承包经营。“稻谷产量不减,品质提升。预计到9月份小青虾就可以上市,今年的价格也不错”作为一种生态环保效益高的种养新模式,刘连超很看好稻虾共生。
  记者了解到,老河口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公司建设”的方式,成立稻虾种养协会,同时引导成立5家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为企业和农户建立利益“纽带”,形成新型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一方面对稻虾养殖的成功经验进行交流推广,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建设稻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探索多元化、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稻虾养殖模式。同时在企业、市场和农户间搭建价格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养殖基地与农户、与加工企业、与物流平台的利益联结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种养积极性。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