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富农民
来源: | 作者:安顺日报
  近年来,西秀区农业农村工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春风行动到夏秋攻势再到冬季充电,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西秀区来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开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崭新局面。
  发展实践已经表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向好则全局主动。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西秀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上,如今所到之处满眼新景,那些在坡地上、坝子里、大山褶皱中蓬勃生长的气象为我们展现出这边独好的风景。
  6000亩艳红桃挂满了枝头,依山就势打造的是西秀区宁谷镇林哨村艳红桃种植基地;成排的食用菌大棚拔地而起,个大肉肥的香菇不仅吸引客商的聚集,更成为当地致富的“香馍馍”;再看山间宽广的土地上,10万亩辣椒种植基地里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
  林哨村村民罗仁敏是艳红桃产业的种植参与者和经济效益受惠者之一。“我家现在的桃林有20亩地,今年每天采摘3000多斤卖出去,批发价每斤1块3,这季桃子采下来总收入差不多6万块钱。”罗仁敏说。
  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使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增收。旧州镇浪塘村村民王琴闲时到村里的辣椒基地摘辣椒,摘了10余天,挣得工钱上千元。黄腊乡八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人陈二香以“惠农贷”10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分红4800元,还在基地里上班,每月有工钱2700多元。
  农业产业的发展,为许多农民创造了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的机会。双堡镇大坝村蚂蚱养殖基地工人叶子敏承包蚂蚱养殖大棚,每月工资4500元,她说:“在这里干活,离家近,能照顾家人,一举双得。”大坝村村民王顺珍看着村里金刺梨发展“钱”景,顺势承包土地种了5000多棵金刺梨,如今每年可赚六万多元,她还加入了村里的金刺梨种植合作社,每年能获分红三万多元,如此一算,她家一年总收入达十多万元。
  这,是秋收时节记者在西秀区各地随处看到的丰收场景,随处听到的农户喜算丰收账的好声音;这,也是西秀区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有力佐证。
  截止2018年底,西秀区蔬菜、食用菌、茶叶、精果、中药材“五大产业”迅猛发展,产业总面积达到91.32万亩,带动生产和就业的贫困户达到9033户、33588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63.78%。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激活,这是西秀区“三农”工作最为显著和可喜的变化。
  “我们桃子产业规模已经达到6000余亩,年产量能够达到1800万斤,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目前林哨村从事种植水果的农户年户均收入达到12547元,产业发展真正帮助老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宁谷镇林哨村村支书杨平说。
  说到农业产业发展成就和农民享受的发展果实,双堡镇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说:“通过发展金刺梨、蚂蚱、莲藕、鱼虾、肉牛等产业,现在,我们村每年可创收1亿元以上。我们村已经实现了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收入的发展局面。”
  产业革命真正落地落实,让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使西秀区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根本性变化,近年来低效农作物调减了7.62万亩,而取代低效农作物的是一片片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这一减一增之间,每亩土地产值由原来的1080元增加到2601元,同比增收1521元。
  “在全区产业发展方面,根据区域特点,我们把农业产业重新进行优化布局,围绕500亩以上坝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西秀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任小生介绍道。
  产业选择是基础,产销对接是关键,近年来,西秀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为农民打开销售渠道的“校农结合”发展模式也在持续强化,全区的学校打开了食堂采购的大门,西秀区各乡镇的农业合作社出产的产品,当天就能送上校园的餐桌。
  “通过识别学校的需求,把订单拿到,再把需求的信息反馈到我们的合作社,指导他们订单种植,实现了产销精准对接。”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钰说。
  截止今年6月,绿野芳田累计采购西秀区当地贫困户种植的农产品达68000吨,采购金额突破2亿元。
  西秀的变革与发展,改变了全区农业农村面貌,农业发展不仅摆脱了底子薄、积累少、“靠天吃饭”的局面,更站上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
  任小生说,高效农业是产业革命最核心的选择。此话不假,在西秀区旧州镇的无土栽培设施大棚里,新鲜采摘的蔬果正源源不断运往香港、广东等地,其中,每年供港蔬果可达到500吨。在这里,20多个大棚全部采用AI智能管理设备实现全生产智能监管,种出了优质精品果蔬。反过来看,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菜篮子的需求不仅为旧州镇高品质蔬菜基地的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当地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近些年来,西秀区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产业八要素来抓农村产业革命,这一行动指南推动该区农业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西秀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42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7500万棒,茶园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精果种植面积累计达21万亩,中药材(食药兼用)种植面积累计达15万亩……西秀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从空中俯瞰,产业呈现出与大山相得益彰的丰饶与特别,西秀农业的前进方向越来越清晰。
  勇革新,走新路,西秀各地紧扣山地高效这个主题,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97家。可以说,西秀区与全省其他地区一道进入了农业发展的转型期,这时,观念的革新才是最深刻的创新发展。
  今天的西秀新农村,有盆景,有风景,还有全景,旧州镇浪塘村的生态美如画,旧州古镇游客如织笑中游。在大坝,乡村振兴战略彻底改变了乡村的面貌。
  “以前寨子里条件很差,年轻人都往外面跑,现在,村里的产业多了,大家都不想再出门打工,愿意留在家乡发展。”旧州镇甘橖村村民杨永艳说。
  浪塘村村民金小芬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这个村,环境整洁又漂亮,大家住的都是规划好的小洋房,觉得生活在这里很幸福。”“我们从原来的国家级二类贫困村,正在一步一步的向小康村迈进,我们村民的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增。”浪塘村村支书严勇补充道。
  “村庄整洁,生态宜居,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目前,我们村已基本达到乡村振兴发展效果,我们将加把劲把大坝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双堡镇大坝村副主任杨启富自豪地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