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巩县沈家湾坝区:因地制宜调结构 土地“生金”产业兴
来源: | 作者:黔东南日报
  “这个老板来我们这里投资,搞这个产业比较好,对我们也很照顾,做工的时间是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5点收工,收工就把当天的工钱付了,每天都有80元钱,老板挺讲信用的。”正在坝区基地干活的贫困户石化平高兴地说。
  走进凯本镇沈家湾村坝区,上百名农户在坝区集中连片的田地里忙碌着,他们有的忙着翻土锄地、有的下种种苗、有的负责种苗运输,一派如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我们是国庆节前栽了3天,后面没有种子了就休息了几天,5号才开始种,每天平均都有六七十个人种,预计15号能种完。”凯本镇沈家湾村百合花基地管理人员肖开云介绍道。
  连日来,岑巩县凯本镇沈家湾坝区充分利用500亩坝区农业区位条件,将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引进湖南龙山县福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百合产业种植,为群众脱贫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百合,又叫重迈、百合蒜,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有清热解毒、理脾健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今年9月,该公司在沈家湾坝区计划种植百合1000亩,可带动当地农户1850人务工,建成后预计产值达1300万元,可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73人。
  “我家土地全部租出去了,上面的租给他们育烟有500多元,这下面种百合有400多元,现在来做点活,一天也有80元钱呢。”正摘种百合种苗的村民家彭来娣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作为全县八个500亩以上样板坝区,凯本镇沈家湾坝区借助坝区“聚宝盆”效应,以“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创品牌、拓市场”为思路,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模式让坝区“寸土变金”,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确保坝区亩产产值达13000元以上,全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这个坝区前几年都是种植烤烟,效益非常可观,连续种植了三四年,现在要进行轮作,镇里就引进了百合这个产业,目前处于试种阶段,老百姓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来增加收入,到明年种植成功后,我们村里准备把这个产业推广出去。”凯本镇沈家湾村第一书记陈印介绍道。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投入资金650万元,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000亩,带动周边农户务工150人,发放劳务工资13万元,完成百合花种植500余亩。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