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新蒲新区南坪坝区:千亩田野日日新 撂荒地变“致富田”
来源: | 作者:贵州日报
  冬日临近,天气渐凉。
  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南坪村的南坪坝区,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的菜农们心里热乎乎的。莲花白正在大量上市,即将上市的茄子、红菜薹是近期菜场上的稀缺货,能卖好价钱。
  放眼南坪坝区的千亩田野,一片片绿色的菜地不再是昔日秋末冬初半荒半撂的场景。村民们忙着在菜地里耕作,脸上洋溢着增收致富的喜悦。
  这样的景象,得益于南坪坝区紧扣“八要素”,选好产业,用对种植模式,找准销路,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算好收入账 精准选产业
  “南坪坝区辖属南坪村,涉及600多户村民。我们最近做了入户统计,今年前10个月,南坪坝区村民人均收入近9000元,是4年前的5倍多。是发展蔬菜产业,让大家走上了增收路。”南坪村党总支书记霍永波说。
  南坪坝区距离虾子镇政府9公里,过去由于没有通村公路,尽管有水源、地势平坦,但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村民们在田土里种传统作物,一亩地收入不足2000元,甚至有部分村民把土地撂荒,外出务工。南坪村也被列入省级一类贫困村。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有村民零星种植蔬菜卖到集镇上,收入可观。
  南坪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成忠告诉记者:“我们到临近村考察,他们基础条件和我们村差不多,蔬菜产业都发展得不错。村支两委决心带领群众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宣传动员成了第一步。然而,绝大部分村民却抱着怀疑的态度,担心蔬菜卖不出去,如果不种玉米、水稻,吃饭都成问题。2014年底的5场动员会开下来,只发动8户村民种了不足40亩蔬菜。
  那就用实打实的收入来说服大家。村里联系农技人员做培训、对接市场选择蔬菜种类,两个月的时间,40亩白菜喜获丰收,亩产值是原来一年的收入。2015年,8户村民的“试验田”里1月种红汉菜,4月辣椒套种白菜、莲花白、生菜,8月种茄子、红菜薹,10月种白菜、豌豆尖。四季轮作,一亩地产值近万元。
  看到8户村民种蔬菜得到了实惠,不用再动员,其他村民随即加入了“蔬菜种植大军”。坝区蔬菜种植规模2016年发展到700余亩,南坪村从省级一类贫困村中出列。
  2018年,我省掀起农村产业革命的大潮,更加坚定了南坪坝区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心。如今,坝区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420亩,600多户村民参与。
  龙头舞起来 同奔致富路
  连日来,中寨组村民杨先菲除了管护好才种下的白菜苗,还要忙着采收可上市的芫荽。自家的5亩土地加上流转的10亩土地,15亩蔬菜年纯收入10余万元,让她家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种蔬菜效益确实好,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多种点。以前附近的土地送给哪家种都没人要,现在大家都愿意种蔬菜,一年800元一亩都租不到了。”杨先菲说,能靠种植蔬菜脱贫致富,大户带动是关键。
  带领杨先菲种植的大户是胡宝华。
  胡宝华是南坪坝区第一批规模种植蔬菜的村民,如今种植了30亩蔬菜。除了种好自家的蔬菜,胡宝华还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既帮村民选种育苗,又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经验。
  “我种蔬菜的时间要早些,心得体会也要多些,什么时候施肥、病虫害如何防治,我都会告诉其他种植户。”胡宝华说:“其实大家抱团发展,蔬菜产量上去了,才更能吸引客商上门,从中获利。”
  南坪坝区还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优势,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用“大户+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大户们还摸索总结出“大株套小株”“高株套矮株”的套种模式,有效提高了复种指数,提升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和效益。
  “套种这种方式不错,一亩地里一季能同时长几种蔬菜,就拿辣椒地里套种白菜、莲花白来说,增收近2000元。”杨先菲说。
  更让种植户们高兴的是,为了支持蔬菜发展,坝区还建立了共2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由有技术的大户负责育苗、试种新品,试种新品成功后免费向群众推广。
  目前,坝区像胡宝华一样种植规模达30亩以上的职业种植大户有30余户,辐射农户609户,带动建档立卡118户457人脱贫。
  产销对接好 收益有保障
  让坝区群众吃下发展蔬菜“定心丸”的还是不愁销路。
  村民胡治光家种了薄荷、茄子、莲花白等5亩蔬菜,家门口的销售渠道就有好几种。“坝区培养了4个农村经纪人,通常他们每天要收1吨左右蔬菜。如果错过了他们的收购期,还可以拿到坝区的蔬菜交易市场,也有商贩来收。”胡治光介绍说:“提前和坝区的合作社联系,蔬菜也可以由合作社卖到配送中心。行情不好的时候,合作社还有保底价收购。”
  几年前,坝区也出现过蔬菜滞销的现象。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个现象,南坪村在坝区成立了遵义南坪保供蔬菜专业合作社,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成忠任合作社负责人。
  “我们合作社最大的职能就是打通销售渠道。”杨成忠说,坝区300多户种植户都加入了合作社,涉及近1000亩菜地。
  合作社社员汇集资源,目前在遵义新雪域西南农产品交易中心、扎佐蔬菜批发市场、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都有固定的商家销售坝区的蔬菜。同时,合作社还与遵义正兴隆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平均每天销售500余公斤蔬菜。
  杨成忠告诉记者,销售上有“多条腿”走路,就是要确保坝区蔬菜卖得出去、卖得起价。“现在信息很畅通,哪里的蔬菜是什么价,我们都掌握得很清楚,也会及时告知种植户。往往是哪里的收购价高,就卖到哪里。新蒲新区管委会还给合作社制定了保底价,蔬菜市场价过低时,管委会按保底价收购,配送到辖区单位食堂。”
  乘着发展的东风,南坪坝区蔬菜产业驶入了快车道,村民种植蔬菜的热情持续高涨。“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延伸蔬菜品种和销售渠道。品种上优中选优,提升种植技术,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发展订单农业,巩固群众收益。”南坪村党总支书记霍永波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