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三化”同步推进农村 新型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转
来源: | 作者:山东农业信息网
  近年来,即墨区将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运行作为实现农村社区组织融合、服务融合、居住融合、经济融合“四个融合”的有效抓手,采取标准化建设、同质化服务、常态化管理等工作措施,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运行工作。
  标准化建设,健全社区服务中心“八有、十进”服务设施
  农村新型社区服务中心是按照社区规划布局建设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是为农服务的重要阵地。严格按照青岛市“八有、十进”、“挂牌运行”的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在规划方面,要求各镇(街道)聘请具备资质的规划设计院对服务中心楼层结构、家室布局、设施配套进行规划设计。为方便群众办事,便民服务大厅统一设置在一楼,实行窗口式服务、一站式办公。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休闲广场等服务设施一体化或就近集中建设,增强服务中心融合集聚功能。在建设方面,要求规划、土地、城建、消防、监理等相关部门服务前置,督促各镇办理完善相关建设手续,发动党员群众参与质量监管,做到安全规范施工。同时,充分争取青岛市扶持政策,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大部分为三层楼结构,建筑面积平均达到1600平方米以上,为市、镇两级服务下沉及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留足了发展空间。过去破旧的村庄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农村的标志性建筑。2012-2017年,全市累计“八有”达标建成社区服务中心217处,实现达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
  同质化服务,拓展农村社区服务功以提升服务质量
  将社区“同质化”服务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牛鼻子工程,从拓展社区服务中心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入手,着重突出了“四个结合”,补齐农村社区服务短板。
  与民生工程相结合。着重抓好医疗卫生、托老托幼、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等事关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服务项目。在项目实施上,将相关惠农资金、惠农政策打包向社区服务中心集中投放,使服务中心功能及设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提升。区卫生局在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建成114个青岛市一类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除承担基本的医疗卫生和疾病预防外,还负责农民的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4项功能。社区居民享受与城镇医院同等的联网报销和药品价格,保证了群众医疗和用药安全。区公安局指导社区规范社区警务室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安排公安民警入驻办公,建立了社区监控联网系统,有效减少了农村治安、盗窃事件的发生。大信镇利用社区服务中心政策,同步规划建设了11处高标准的幼儿园。不仅改善了农村了农村教育水平,消除了私立幼儿园的诸多安全隐患,而且降低了居民的托幼费用。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老年人无人照看的实际,全市70%以上的社区配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可以在照料中心休息、娱乐、就餐,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与拓展服务相结合。积极协调引导涉农企业、部门向社区服务中心拓展和延伸业务。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集约化服务凝聚了人气,农村电商、电力、通信、邮政、小额金融、法律服务、农资超市等一批涉农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在社区生根发芽,进一步丰富了社区社会化服务内容,缩小城乡之间社区化服务差距。移风店镇着力打造电商示范镇,在七级社区服务中心率先建成了青岛市首家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了10个社区电商示范点,孵化电商业户接近100家。灵山镇与青岛齐岳律师事务所开展了“法律进社区”合作,在12个服务中心设立了法律联系点,社区居民随时可以咨询相关法律,寻求法律援助。农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金融服务部门为抢占农村市场,为中心社区设立ATM自助存取款机,在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大厅设立小额金融存取点,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存取款业务。
  与队伍配备相结合。优质的社区服务离不开优质的社区服务队伍。在选齐配强镇村干部社区队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机验审、质量检测、农技服务、电力电信、抢险救助、家政物业等专业化服务队伍,壮大农村“五老”、返乡大学生、民间艺人等志愿者队伍。通济街道阁里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市外语协会聘请了外教老师,在服务中心设立了英语角,提升外语爱好者口语水平。田横镇雄崖所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了海防博物馆,聘请了专业解说员。蓝村镇王演庄社区组织村庄文艺爱好者成立了农民“红叶”诗社。龙泉街道俞家屯社区服务中心每年假期利用社区居民学校组织本村在校大学生义务开办教学补习班,提升了学生成绩的同时保障了学生假期安全。据统计,全市社区服务中心聘用各类专业服务人员160余人,登记在册社区服务志愿者850余人。
  常态化管理,实施社区党委下沉健全管理体系
  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多措并举提升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惠民、安民”功能。一是党建先行。发挥党的领导在推进社区服务中心规范运转中的核心作用,要求在中心社区全部成立社区党委,真正实现“党建进基层、服务上水平”。目前,已经成立社区党委129个,下沉党委工作人员872人。二是机制创新。建立“市主导、镇主管、村主体”三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行“服务承诺制度、流程公示制度、服务考评制度”三项工作制度,制定社区服务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工作体系。通过远程公办、联网审批、信息查询、视频会议、掌上平台等智能化、数字化科技手段,努力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三是示范引路。结合城市、农村不同区位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党建型、融合型、民生型、产业型、智慧型、综治型”六型示范社区服务中心。2017-2019年每年区财政投资400万元,对50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完善提升,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