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宝地”振兴曲
来源: | 作者:农业网
  这里有距今5000多年的长江中游史前文明遗址石家河,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这里是中国内陆第一侨乡,也是湖北省人口第一大县,全国最早设立的省直管市之一;这里是江汉平原上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鱼米之乡,每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达350多万亩。
  这里就是素有棉乡、侨乡、文化之乡“三乡宝地”美誉的湖北省天门市。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于一身,天门市在乡村振兴大潮中将交出怎样的时代答卷?天门市委书记、市长庄光明表示,天门将牢牢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产业;整合涉农资源改善基础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注重乡土文化传承与保护,积极开展乡风文明行动,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
  变奏曲:主动调结构,从一“花”独秀到“一镇一特”
  天门市种植棉花历史悠久,当地曾盛行“要发家、种棉花”,是“长江棉”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天门棉花年总产量16次超百万担,长期居全国县市棉产量之首。2013年,天门规模以上涉棉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国庆长假后,一般是新棉集中上市之时,受政策和市场等因素影响,如今在天门产棉区已看不到“茫茫棉海”。
  天门农业何去何从?主动调结构,才有优质特色的产业体系。天门地处“北棉南纺”“西棉东纺”棉花产销链核心地带,棉产业传统优势不能丢。近些年来,天门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利益链为重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壮大棉花产业,已形成一个集棉花种植及初加工、纺织织造、服装、贸易、纺织机械制造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调减棉花面积,不种棉花种什么?“天东双水双绿、天西蔬菜药材、天北四季瓜果”,基本涵盖天门全域的三大高效农业板块,一批放心菜园、道地药园、精品果园和生态“水八仙”种植园等种植基地在天门大地破土而出。
  天门市政府分管“三农”工作的负责人介绍,天门坚持“以调为先”,调优品种、调高品质、调响品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作用,调减40万亩棉花,发展蔬菜、设施瓜果、菊花、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镇一品”“一镇一特”现代产业体系。2018年11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在天门召开全国种植结构调整推进会,对天门做法成效给予肯定。
  天门作为汉江流域上的水稻大县,产业后发优势明显。2018年,天门市“虾稻共作”模式发展迅速,新增面积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万亩以上乡镇11个,形成了以张港花椰菜、多宝萝卜为代表的20万亩露地蔬菜基地,以汪场半夏、蒋场菊花为代表的3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以黄潭西甜瓜、蒋湖西瓜为代表的2万亩设施瓜果基地。
  江汉平原是高蛋白大豆优势产区,天门大豆主要集中在15个传统老棉区,随着农户减棉改种大豆,面积逐年增大。天门也是畜牧、水产大市,2018年生猪出栏过百万头、家禽出笼870多万羽、水产品产量11万多吨,对优质饲料需求量大。天门将棉田改种玉米、大豆,结合种养大市优势,统筹粮经饲,提升市场竞争力。
  种得好,如何卖得好?2018年12月中旬,因气候影响,天门早、中熟期的花菜集中上市,由于周边花菜产区面积增加过快、加工冷库能力不够等原因,花菜收购价一度跌到谷底。在天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这样的风险和困境,曾多次遇到。
  “目前,天门市蔬菜生产正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营养型和安全型方向转变。”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毕敬介绍,天门大力培育蔬菜产业经营主体,制定了优势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出台了系列政策发展蔬菜深加工,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的主体实施奖补,形成部分蔬菜品种的全产业链,实现冷储蔬菜“错峰销售”,并针对产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逐一攻破。2019年5月8日,湖北全省蔬菜工作会在天门举行,与会代表观摩了天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成果。
  主旋律:倾力提质效,从“藏粮于地”到融合共赢
  “随机选田,机收实测亩产778.5千克。”2019年9月28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罗昆、杨朝新等专家到天门市麻洋镇七星村、白桥村2000亩“双水双绿”水稻示范片进行中稻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认为,该示范片栽培技术规范,病虫防控到位,抗灾措施有力,增产增效明显。
  2018年,天门市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全年粮食总产量反而略增,这离不开近年来天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的基础,有效地“藏粮于地”。
  天门市委有关领导介绍,天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传统农业转型的重中之重,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140万亩,占到全市耕地面积84.5%,累计实施65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天门各地处处呈现出“集中连片、路渠连通、稳产高产”的沃野景象。
  位于石家河镇的天门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被誉为现代农业合作社的样板。全国十佳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说,合作社已负责整治高标准农田近10万亩,有了这些宝贝田,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等主导产业上规模、提档次、增效益。
  天门不止有华丰。2018年,天门市完成了鑫天农业、红日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面积5.5万亩。麻洋、多祥等镇的项目吸引了天海龙等龙头企业的社会投资上亿元,开展配套建设。围绕茂华、宇兆、惠丰等十多家农业合作社,实现规模综合整治面积8万多亩,合作社服务面积比上年增加了近一倍,既推动了土地流转,又增强了经营实力。2018年,天门有5家合作社荣登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强榜单,华丰名列第三位。
  “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天门依托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村居环境,发展休闲体验农业,吸引更多市民下乡体验农事,拉动消费。
  黄潭曾经是棉花种植大镇,全镇5.5万亩耕地,高峰时种棉5万亩,现大多是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秋冬时节,金菊争艳,在黄潭镇七屋岭村,回乡能人张三军带头钻研菊花产业,种植了2000多个菊花品种,以此为特色,2018年的天门市在黄潭举办乡村文化旅游周暨首届农民丰收节活动,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黄潭镇花台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星依托临近城郊村公路边的交通区位优势,带头成立了草莓种植等合作社,女儿大学毕业后也被叫回来帮忙经营,不仅做观光采摘,还做农村电商。一根网线使越来越多的天门特产通过网络走四方,让远方游子回味悠长。
  “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吴天”。当年,晚唐天门诗人皮日休身处异乡时,同样也会感叹家乡令人神往的美景、美食,“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
  天门是内陆最大侨乡,28万天门侨胞旅居世界40多个国家,形成了“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侨乡精神。近乡情更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天门市积极搭建与侨胞沟通的平台,鼓励侨胞回乡发展。11月21日,第四届长江国际论坛暨第三届天门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恳谈会在武汉举行。天门已连续三年举办天门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恳谈会,协议总投资额450多亿元。
  天门是外出务工大市,各乡镇都在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人才等优势,引导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投资兴业。天门市四海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德孝是横林镇董湾村人,早年在外地做物流生意,后回乡发展生态渔业,专注研究稻田养鳅,推广稻鳅虾共作,先后申请了关于泥鳅繁育、生态养殖等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天门还依托“百企联村”等方式助力企业兴乡。作为全国酱菜行业龙头企业,湖北红日子农业科技公司落户天门,公司董事长张平安介绍,公司专门成立红日子合作社,在多宝镇等天西地区发展蔬菜订单种植面积10万亩,辐射种植面积30万亩-50万亩,推广“白萝卜+豆角+雪里蕻”等高效种植模式,与农户之间采取订单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联结机制,实现“共赢”局面。
  同样在石家河镇,华大农业天门公司拟投资建设1.5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和虾稻主题公园。项目负责人马鲁宁介绍,目前公司已支付现金800多万元,流转周边土地5000亩,计划整合虾稻全产业链条,从良种繁育入手,服务农户,提高技术,降本增效,逐步打造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旅融合。
  大合唱:齐心“种文化”,从生态美丽家园到全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文化可以化人,文化可以兴业。近年来,天门市精心擦亮两张“文化名片”:石家河文化、陆羽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金秋时节,走进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一边是待收获的金黄色稻穗随风摇曳,一边则是岁月更替后留下的断壁残垣。
  数十年的考古表明,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附属聚落最多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
  合理利用是对文物的最好保护,湖北省文化部门和天门市委、市政府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列为重要工程。石家河遗址管理处主任谢红宜介绍,公园计划运用多种技术,增强展示的趣味性,以引导民众走进遗址,共享遗址保护成果。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天门,古称竟陵,虽不是茶叶主产区,却是唐朝“茶圣”陆羽的故里,陆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百科全书《茶经》。2015年,《茶经》在天门被翻译成英、俄、西、葡、阿五种语言向全球首发,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与此同时,天门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对接文化品牌,庄品健集团背书石家河文化打造“石家河”珍米,领尚生态农业借势“茶圣”陆羽效应推出了陆羽泉品牌大米……
  天门还拥有“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张响亮的名片,2018年,天门再次入围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天门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天门市以文立城、以文化人,一张张特色文化名片,让这座古韵悠久的历史名城再展新颜。天门将加强创文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培育文明风尚,推动创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文明乡村,环境先行。从“闻不得”“蹲不下”的简陋旱厕到干净方便的农户无害化厕所;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到笔直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从“乱泼乱倒、垃圾遍地”的房前屋后到干净整洁、姹紫嫣红的美丽乡村……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天门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露出一座城市追求文明的新气象。
  天门健全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城乡共创。在乡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利用理论宣讲、墙体手绘、天门渔鼓、戏曲小品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好家庭”“好邻居”“好夫妻”“好儿媳”“好婆婆”等典型评选,同时还发动村民晒家风、晒家训、晒家规。“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蔚然成风,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由于天门地处平原地区有170万的人口,与山区、丘陵等地的创文县市相比较,天门无疑要付出更多努力。天门市委分管“三农”工作的负责人表示,天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天门全体农户、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天门要激发干群参与整治积极性,落实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农村公路建设、国土整治、扶贫、农村旅游开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的专项资金,与美丽乡村、拆旧建新、生态环保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为将天门建设成为城乡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现代化宜居宜业之城贡献更大力量。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