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鱼米之乡”一波三折的转型路
来源: | 作者:重庆日报


  金花村白茶基地。



  曾经的石英砂矿主卢开远,如今已变成了“鹅司令”。



  以前的稻田变成了蓝莓基地。图为村民在蓝莓基地务工。

  连日来,南川两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在中央电视台《我的美丽乡村》栏目中播放后,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其中兴隆镇金花村,发展现代农业引人瞩目。
 
  兴隆镇曾是南川的“鱼米之乡”和粮食主产区,下辖的村居中,尤以十里沃野、一脉青山的金花村条件最佳。然而,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或许是由于传统农业的种植观念根深蒂固,金花村的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曾遭遇过“有田无人耕、有人不耕田”的尴尬,甚至出现过土地成片荒芜、开采非煤矿山等情况。
 
  传统农业如何突破固有瓶颈?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金花村通过一系列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探索与实践,将零散的土地打包、整合,接连引入大型产业项目,既提高了农地利用率和村民的土地收入,又让传统农业迸发出了产业化的聚集效应。
 
  粮食满仓腰包却不鼓
 
  11月25日,金花村七社社长唐泽术如往常一样,来到了地里,招呼村民整治田坎,关好灌溉水,以备来年的水稻生产。
 
  地还是自己的承包地,但经营权和收益却早已归了老板,唐泽术仅仅负责管理而已,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他觉得这样“乐得清闲”,“不用管市场行情,也不用去算账,每个月只管拿工资就行。”
 
  在需要自己种植、管理、售卖稻谷的那些年里,唐泽术挣得远没有现在这样多。
 
  “哪里谈得上挣钱,基本上就图个温饱就成。”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1公斤谷种七八十块、肥料100多块、农药也是100多块,这些是一亩稻谷需要的硬杠子投入。”
 
  如此一来,每亩地大概产1000斤稻谷,卖出去后满打满算也才1000多元,“这还没算人工费用呢,如果按每天80块钱的人工费来算,那就亏到家了。”唐泽术补充道。
 
  金花村海拔区间700-1000米,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是个适宜种庄稼的好地方。但不少村民却和唐泽术一样,一到秋收就面临着“尴尬”:粮食满仓,腰包却不鼓。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比较效益太低。金花村有耕地8027亩,林地7900多亩,人口约4300人,人均耕地并不少。但这并不能构成农民依靠土地增收的必要条件。金花村老支书周文焱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的土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收割后的稻田与闲置的田土交错相间,放眼望去一片土黄色。
 
  “种得多,亏得也多,别看收获时家家户户粮食都成堆,可真正到手没几个钱,更让大伙儿的心凉了半截。”周文焱坦言。
 
  久而久之,许多人选择了外出务工,成片的土地就闲置了下来。由于多种多亏,没有出去打工的人也把地闲了下来,“就种自己的口粮田,够吃就行”。
 
  由此,与同期工业化、城市化的狂飙突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田无人耕,有人不耕田”的尴尬在金花村不断蔓延,曾经的“鱼米之乡”盛名不再,转型迷雾重重。
 
  石英砂矿主的“退二进三”
 
  市场经济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早期工业化图景在不少农村并不鲜见。金花村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这么干,但却依托仅有的石英砂矿产资源,开始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初次转型。
 
  石英砂矿属于南川市民卢开远,开办于20年前,设计能力5万吨/年,开采面积近40亩。卢开远坦言,其矿属于湿法加工,对周遭环境影响并不大,但对地表植物的破坏和加工时的噪音,还是让村民有些怨言。
 
  当时,石英砂矿成为了金花村民务工的重要去处。“最多的时候请了几十个人务工,挖机驾驶员每个月工资有6000多元,其他工人每月也有3000-5000元。”卢开远告诉记者。
 
  正因为如此,对于石英砂矿,村民们可谓又爱又恨,爱的是只要被成功聘用,每月工资甚至不输于城里人,恨的是眼看着好端端的地被挖下去几米深,地面光秃秃的,十分心疼。还有的村民因为在矿上打工,患上了矽肺病或者出过安全事故,更是得不偿失。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持续升温,卢开远有了转型的打算。“林业、国土、环保等部门盯我盯得特别紧,要求我恢复植被等。”他说,“破坏植被,每平方米24元的罚款还算是轻的,情节严重的要翻倍,甚至还有入刑的可能。”
 
  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后,主要作为玻璃生产原料的石英砂不再俏销,让卢开远倍受冲击,逐渐有了转型的打算——2015年,按照南川出台的《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方案》,他开始在矿区种上李子、桃子、葡萄等果树,并借此开办了农家乐,“退二进三”迈出了第一步。
 
  转型后的卢开远,从生态环保部门的“眼中钉”变成了农业产业部门的“座上宾”:成为市农科院的品种试验基地,他获得了20万元补贴;荒山造林和低效林改造,他得到了6万元补助;冷藏库建设,南川区送来了10万元补助政策;打造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培训基地,又获得了一次性20万元补贴;此外,养老公寓一旦申报通过,卢开远还将获得最多80万元的补贴……
 
  种种扶持,让他由衷感叹:“在农村,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不仅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得依靠规模种植和新型农业科技,才能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
 
  一些村民开始了自行探索。例如,曾在外务工长了些见识的村民杨放,就在村里流转了一些土地种植莲藕,且长势不错、品质上佳,成为了南川几所学校的定点供应商,收益颇丰。
 
  六七年前,贵州人龙忠福亦曾在村里流转了100多亩地种植蔬菜,收益也不错。
 
  两者的规模虽然都不大,却给村里、镇里以启示:规模,才能产生效益;生态,才是乡村振兴产业的不二之选。
 
  于是,在区里、镇里对金花村土地进行大规模整治和整体招商引资后,一些大项目纷至沓来。
 
  11月25日,记者登上金花村的制高点,眼见曾经闲置的大片山坡变得郁郁葱葱,茶树碧绿连绵绿浪涌,心情顿时舒畅。
 
  荒山变茶山,与不远千里而来的浙江安吉人宋昌明和叶康荣有着直接关系。如何把金花村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呢?宋、叶二人给出的答案是:发展白茶产业。
 
  2016年,宋昌明、叶康荣在金花村流转2700余亩土地,种植白茶。从此,两人轮班在金花村项目上驻守,每次轮班时间为一个月。记者采访时,刚好轮到宋昌明“值班”。
 
  “这里原来是火烧迹地,地上几乎是颗粒无收。但种植上白茶后,每亩可产120斤鲜叶,用以制作25-30斤干叶,每斤价格约为1500元。”他说,“明年,这里就将建起一座采茶厂,原来的不毛之地将变成生态高效茶叶基地。”
 
  土地质效发生脱胎换骨巨变的,还有原来的粮食耕作区。连同唐泽术的地在内,数百亩良田被流转给了李维娜,一名主城来的业主——她用这块地种植再生稻。让老唐啧啧称奇的是,地还是原来那些地,种的依然是稻谷,但现在的价值却大不一样了。
 
  再生稻亩产赶不上普通水稻,仅有六七百斤,但每亩稻谷可打出200-300斤一级米,通过包装后每斤售价高达40元。这样一来再生稻田的亩产值就达到8000-12000元,再加上一些碎米的价值,稻田身价倍增。
 
  更多的土地被成片流转给了重庆嘉蓝悦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该公司蓝莓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亩产量1000斤,亩产值可达3万元。原来的低效田,现在也成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了。”该公司生产部副经理程德平说。
 
  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如同一股股新鲜血液注入,正让金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产业振兴,乡村才能振兴,”兴隆镇农服中心主任王先华说,村里的转型还在延续,将借助这几大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继续延伸产业链,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