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玉米产业丰收观察
来源: | 作者:青海日报

  
喜获丰收。
  机械覆膜。
  秆饲料喂养牲畜。
  院里收获的玉米。图片摄影/石延寿
  “一亩地种出了三亩地的庄稼。”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后坪村党支部书记马正才告诉记者,自从种植全膜玉米后,亩均产量在600-750公斤左右(每亩≈0.067公顷,下同),和过去种的传统农作物比,产量翻了3倍以上,而且还旱涝保收,村民种地不再看天吃饭了。
  地处我省东部门户的民和县,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都在干旱山区,“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长期制约着山区农业的增产增效。可如今,在“拉羊皮不粘草”的纯浅山干旱山地上种出亩均千斤的产量,并跻身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用农民的话说,靠的便是一张薄薄的农膜——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年来,这项农技变革,让全县六成以上的干旱山地变成了丰盈的“粮仓”。
  掰苞米看收成
  秋冬时节,正是民和县干旱山区全膜玉米收获的季节,田野间,随处可见勤劳的农民用镰刀割着玉米秸,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在地里堆成了小山,远远望去,金灿灿得耀眼。农家院落里,晾晒在房檐下的一串串玉米,最是一幅收获的好图景。
  看着满园金色的收获,隆治乡永平村村民张成得很满足地说:“我这两年种了80多亩的全膜玉米,亩产都在650公斤以上,去年收入了6万多元,今年的玉米产量估摸着能到4万公斤,眼下正联系买主呢。”
  永平村是典型的纯浅山地区,迫于自然条件限制,全村有三分之二的农户都外出谋生,三分之一的耕地也因此而被撂荒。但自从民和县推广种植全膜玉米后,很多村民都重返家乡,耕耘着新的收获。
  张成得深有感受地说:“以前,遇上雨水好的年份,还能收上几百斤口粮,如果遇上旱年,有时候连籽种都收不回,自从政府扶持大家铺地膜种玉米后,基本上旱涝保收,心里也踏实了。”
  有着“瓜果之乡”美誉和温润气候优势的民和县,也有着自己的无奈:4万多公顷耕地中,六成以上都在浅山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浅山农业“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的定位,长期制约着山区的增产增效。
  为了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民和县2008年从甘肃引进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并在全县大力推广,而这项技术就是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三种技术合为一体,具有很好的集雨保墒、抗旱保苗、提温促熟、抑制杂草等作用。
  根据对当年试种的300多公顷全膜玉米实地测产,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650公斤,比未覆膜种植的小麦增产450公斤,如此显著的增产效益,让农民切身尝到了“甜头”。也正是这样的增产优势,全膜玉米的推广种植在该县干旱山区呈现出由点到面的“燎原式”扩张,短短几年时间,全县全膜玉米推广面积从2008年的310公顷陡增至2.7万公顷,占到了全县耕地面积的六成以上。同时粮食产量也一路攀升,由当年的13.8万吨稳定到现在的20万吨以上。
  如今,全膜玉米已经成为民和山区农业增产增效的重要支撑,也成为民和干旱山区最“闪耀”的一道秋景。
  秸秆也是“宝”
  11月14日,记者走进转导乡前坪村村民马学礼家,只见屋檐下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简易的棚圈内有六七只绵羊悠闲地静卧着,时而发出咩咩咩的叫声。
  马学礼告诉记者,这六七只都是母羊,再过段时间就会产仔了,按每只母羊一年产两次、每次产2只小羊羔算,一年下来,棚圈里就会又多出20多只羊。“种植全膜玉米实话好,不仅收成增加了,剩余的秸秆还是养羊养牛的好草料,我今年养了30只羊,前段时间卖了24只,最近羊肉价格好,一共挣了大概3万多元。”马学礼一边说着,一边向棚圈里塞进一把秸秆草料。
  如今,全膜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丰盈了农民的“粮仓”,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也催生出“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旱作农业新模式,带动了农区畜牧业的发展。据民和县农业相关部门人员介绍,预计今年全县饲草总量达到144.6万吨(其中玉米秸秆达98.7万吨),完成优质饲草生产和玉米秸秆加工55.2万吨,饲草转化率达到55.92%。截至10月底,全县草食畜饲养量达60.74万头(只、匹),生猪饲养量达到21.3万头。全县农牧业正向着“以农带牧,以牧促农、农牧互补、良性循环”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前行。
  有了丰富的饲草秸秆资源作支撑,在当前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民和县将家庭牧场建设作为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和培育,扶持全县贫困户大力发展家庭牧场产业。
  家住转导乡落龙沟村的贫困户李生忠便是其中之一,记者走进他家看到尚未装修好的新屋前堆放着很多玉米棒子。他告诉记者,院内堆放的只是掰回来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这几天还要抓紧去收,还得在地面上冻前铺上地膜。他家种的玉米不往外卖,包括玉米秸秆,都做成饲草料用于自家牧场,他想着要从家庭牧场养殖上走上脱贫致富路。
  和李生忠一样,新民乡雪沟村李俊福也种有0.4公顷的全膜玉米,养有三四十头猪,算是村里依靠养殖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的例子。李俊福告诉记者,这些玉米全部用做猪饲料,降低了养猪成本,去年以来,他家里已出栏大小猪二三十头,收入了三四万元。
  记者看到,殷实的收获着实让农民干劲十足。
  覆新膜待来年
  夕阳西下,在转导乡后坪村的一块地头,记者看到村党支部书记马正才还在一块块机械化覆膜地里跟前忙后,指导村民科学、规范覆膜,好发挥秋覆膜的最大效应。马正才指着眼前正在覆膜的地告诉记者,这块地面积有7亩多,用机械铺膜只需1个小时就能完工,如果纯手工劳力铺膜,那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记者驱车经过转导、马营、大庄等乡镇的干旱山区,看到砍秸秆、拆残膜、翻晒地、施底肥、忙铺膜……农民热火朝天忙覆膜的劳动场景随处可见,已经完成覆膜的地块在阳光下银光闪闪。
  持续多年的覆膜连作,既要看到满眼收获,也要关注残膜产生的“白色污染”。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艺师王春兰介绍,当前推广的地膜完全降解至少需要20年时间,加之一部分农民选用旋耕机作业,导致大量残膜碎屑留存到土壤中很难清除干净,这势必给土地带来“白色污染”。
  民和县作为全省最大的全膜双垄覆盖技术推广基地,十分重视残膜污染问题,从2011年开始,积极争取筹集资金,一手抓全膜推广促农增收,一手抓残膜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种植全膜玉米造成的土地环境污染。
  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邓锋震介绍,今年全县尝试推广了3万亩全生物降解膜,这种膜相对于普通膜推广成本提高了,但残膜降解周期短,减少了残膜回收环节,推广后必将产生增产又环保的“双赢”效果。
  对于占全省秋覆膜半壁江山的民和县而言,“一年之计”的关键时间节点便在这时。今年,全县计划完成秋覆膜30万亩,占全省秋覆膜任务的一半,截至11月20日,全县30万亩秋覆膜工作已拉下帷幕,初冬的暖阳下,那一亩亩穿上“冬装”的覆膜地块,正孕育着来年更加丰盈的新收获……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