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贵州德江县:一“椒”飘香百姓富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花椒采摘现场
 
  中国农民网贵州讯  (邹书凯 杜再江)短短2小时的网络直播带货中,销售德江花椒、牛肉干、蜂蜜、茶叶等农产品4000余单,销售额达21.22万元……
  7月4日,德江县2020年花椒采摘活动开幕。开幕式现场设置在德江县国家级花椒产业示范园——稳坪镇金庄村花椒基地。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却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大批客商。
  在采摘活动开幕式上,来自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16家企业,与德江县贵之源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1143吨花椒采购协议。当天,德江灵犀农旅科技有限公司线下销售花椒8600斤。
  千年傩乡韵,一品花椒香。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德江县,是省委、省政府定位并经国家住建部批复的黔东北专业型中心城市。
 

德江县2020年花椒采摘活动开幕网络直播带货中
 
  德江县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找准了产业突围的关键路径。这其中,花椒种植是其中的支柱型产业。
  “2017年县委政府根据花椒产业见效快、产期长和效益高等特点,结合我县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及地质条件,决定把花椒产业作为我县主导产业,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了20万亩的目标任务和相关扶持政策等。”德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花椒专班班长杨素昌说,花椒产业的培育,其目的在于着力让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有效解决百姓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作为助推脱贫攻坚战成效的有力保障。
  历史上的德江,“山高坡陡土地瘠,日夜耕作难生息”“看着岩下河水流,群众却为喝水愁”……伴随着花椒产业的发展,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变了样。
  家住桶井土家族乡下坪村院子组的43岁汉子简光明,家中4个孩子,家庭负担重。2007年,勤劳朴实的夫妻二人前往广东打工。因为常年外出,孩子无人监管,成绩一天天下降,2013年,夫妻二人毅然决定回家照顾孩子学习。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来出售,成为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收入却入不敷出,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14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德江县国家级花椒产业示范园——稳坪镇金庄村花椒基地
 
  2017年,德江县康尚花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按照相关政策,简光明自愿将家里的8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花椒,夫妻二人就到花椒种植基地务工,由于夫妻勤劳朴实,2018年他家的务工收入4.2万余元,当年退出了贫困系统,2019年他家的务工收入达5.1万余元。
  简光明告诉记者,在花椒基地务工,每天的工资标准都不一样,70元到200元一天,比如锄草70元一天、烘烤花椒150元一天,新建花椒冷藏库房200元一天。
  现如今,像简光明这样在花椒基地务工的德江农民不在少数。山还是这片山,如今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魔法般变了样,这片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
  如今的德江乡村,“地不荒、圈不空、人不闲”。2019年,德江县提出“2+N”产业布局,花椒产业作为该县“2+N”中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县规划发展花椒30万亩,其中青花椒20万亩,红花椒10万亩。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据杨素昌介绍,德江青花椒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铜、铁、锌、锰、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红花椒则具有穗大粒多、皮厚肉丰、色泽丹红、粒大油重、芳香浓郁、醇麻爽口等特点。为打造德江花椒优质产品,德江县统一采用清洁能源(空气能烘干模式),全面推行清洁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生产方式。
 

德江县国家级花椒产业示范园——稳坪镇金庄村花椒基地
 
  为了全力发展好花椒产业,德江县成立了县级花椒产业发展专班,对全县花椒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保障;成立了德江贵之源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衔接政府-市场-银行,为统筹全县资源推进花椒产业技术合作、配套建设、市场发展、产品研发创造有利条件;成立了德江县花椒产业协会,为花椒产业经营主体提升提供技能交流学习平台,在衔接政府-市场-发展主体之间,切实做到产业链发展桥梁作用。
  产业发展,在于惠民。德江县在发展花椒产业进程中,以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始终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以“5311”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占50%,入股农户占30%,村集体经济组织占10%,贫困户公益分红占10%)。
  “通过入股分红、劳务就业等多渠道,有效提高了农户参与花椒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农户获得持续稳定增收。”杨素昌告诉记者。
  从2014年至今,经过6年的发展培育,德江县已发展花椒16.4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351家,常年解决劳务用工6.8万人次,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750户35000人稳定增收。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