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逻辑
来源:中国农民网 | 作者:俞娟 施保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孕育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丰厚土壤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政治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进行探究,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逻辑——“极端重要的工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首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宣传思想文化、意识形态、文艺工作、新闻舆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哲学社会科学、高校思政工作等会议都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2018年,以“九个坚持”概括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第一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十四个强调”,其中第一个强调即是“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持续推动文化繁荣。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我们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方面,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综合决策能力,开创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

  最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要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破除封建糟粕和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霸权主义等,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文化思想、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理论逻辑——“思想武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思想武器”。

  首先,在文化主体性上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成果的集中体现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上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说”,对文化自身的禀赋上主张“自信说”,对文化的发展倡导“结合论”“契合论”等,将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扩展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要系统把握“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和“七个着力”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坚持”,分别从组织领导、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提出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观点。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分别从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等方面论述。这“七个着力”与“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一以贯之,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其次,以“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方法。在“六个必须坚持”中,人民至上是根本的价值取向。列宁强调“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探究自信与自立、守正与创新、问题与答案、系统与局部、国内与国际,利于把握文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和概括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多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及灿烂的文明成就为“坚持自信自立”提供资源,中华文化强调创新变革动力为“坚持守正创新”和“坚持问题导向”提供依据,万事万物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为“坚持系统观念”提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纵览古今,兼及中外,很好阐释了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要求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现实逻辑——“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视现实文化的发展,主张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增强做好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行动指南”。

  首先,坚持“两个结合”。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答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交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优异答卷,推进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契合基础上推进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由契合到更好结合。在结合过程中,要“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故宫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其次,立足新时代。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以“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推进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建立智能化管理体系。推进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完善全国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于大数据推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线上线下在场文化体验,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再次,放眼世界。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吸收外来”,要求学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以广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统揽古今中外,推进纵横比较,在美美与共中,推动文化开放发展。

  总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握文化发展的逻辑脉络,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俞娟,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施保国,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

  [本文是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发展研究”(22JD710018)阶段性成果]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