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谈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以前到社区办事要来回跑,现在下个楼就把事办了”“在家门口办事,方便多了”……近日,据媒体报道,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七里一村社区把办公桌搬进小区,居民下楼就能办成82项民生类“高频事”。把社区办公桌搬进小区的做法,目前已在汉阳区31个社区推行。

  一张办公桌,由社区搬到小区,位置的变化,折射出服务理念的变化。近年来,为方便群众办事,各地大力推进民生事项下沉,送服务上门,实现高频民生事项就近可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民生事项下放后,不仅要放得下,更要接得住、管得好,切实转变服务观念,主动走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党员干部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工作的对象是群众,为民服务的办公桌就应围着群众转。服务群众工作要想“做到家”,就要多干些把工作做到“家”的事。基层的“阴晴雨雪”,群众的急难愁盼,离群众越近,了解得就越清楚。服务居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需要心中装着人民,勤围着群众利益转、盯着群众企盼干,需要脚下沾满泥土,多些上门走访。

  “浦江经验”的鲜明特色就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引导推动党员干部真下基层、真访民情,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然而,现实中,还有一些党员干部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漠视群众利益,有的服务不主动,甚至被群众追在后边求着办事;有的心思用错了地方,不是围着群众转,而是喜欢围着领导转,不愿倾听百姓呼声;有的怕担责、躲问题,在办公桌这个方寸之地不愿走出来……凡此种种,久而久之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甚至失去群众信任。

  将有形的办公桌立到群众中间,只是一种服务形式的创新,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内心牢固树立主动为民服务的意识。服务群众工作能否“做到家”,“服务者”的位置先要摆正;优化服务没有止境,就看是否真正花心思。近几年,许多地方推出“无感申办”“无感续证”“免申即享”等,对一些行政审批事项,企业和群众无须提出申请、提供材料,职能部门主动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有的地方在社区设立“流动办公桌”,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解读、纠纷矛盾化解、服务事项代办等,这些举措的背后,离不开有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就要真正将心思和精力放在为民服务上,为群众办好一件件实事,解决好一个个问题,为民服务“向前一步”,群众满意就会“更进一步”。

  办公桌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是干群之间心与心的距离。党员干部主动走近群众,离群众近了,心也就近了;服务工作“做到家”了,心也就会贴得更紧了。党员干部应当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在为民服务上多些群众视角,作风实起来,脚步沉下去,聚焦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就能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张景林)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