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山水独步天下 果蔬别具一格
来源: | 作者:admin

  申相磊 王家增 本报记者 高飞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素有“桂北粮仓”美誉的农业大市广西桂林,近年来,依托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地制宜,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深入推进农旅融合为切入点,正走出一条特色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资源支撑:风光看不厌,果香飘满山

  “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没有一个像桂林这么美丽的。”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样赞美桂林。

  桂林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城市,自然风光别具一格。唐代诗人宋之问在《始安秋日》中写道: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最为赞叹的还是漓江风光。盛夏七月,秀美的漓江上,到处传来游客的赞叹之声:“好想一辈子都待在这里啊。”

  很多到过桂林的人都知道,除了到处可见的奇峰林立,阡陌纵横,还有绿树掩映的农家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阳朔福利、高田一带……“无论春夏秋冬,桂林都以其四季分明的特色,让人看不厌、玩不厌。”当地农户自豪地说。

  地处亚热带气候,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落差较大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桂林农产品丰富的品种。据桂林市农业局经信科申伟正介绍,桂林被称为“桂北粮仓”,水果产量居广西第一,蔬菜产量居广西第二。这里的罗汉果、金橘、沙糖橘、沙田柚、月柿、银杏、葡萄、荔浦芋、马蹄等主要名优特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远销国内外市场。

  不仅是自然馈赠丰富,桂林的少数民族风情也十分浓郁鲜明,与漓江、梯田并称为桂林特色的“三大要素”。据桂林市旅游局产业促进处杨国栋介绍:“桂林有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聚居,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等诸多节庆,将当地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这些民族风情不仅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深植于旅游产业中的致富因子,与自然风景交融出无限的经济效益。

  正因为桂林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以及多民族聚居,造就了当地十分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为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丰富良好的资源支撑。

  特色驱动:紧跟新需求,打造大品牌

  桂林是全国较早走上休闲农业之路的城市。而如今,全国各地的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仅仅局限在游走在山水之间,一看而过,更加注重身心融入自然,感受乡土,亲身参与体验农事成为旅游市场的新趋势、新需求。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如何紧跟旅游农业不断升级的的市场需求,培育出适合消费者口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成为农旅深度融合的关键。桂林深入发掘地区优势,因地制宜,选择了在各县区建设各种大型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基地。

  “每逢花开和摘果时节,总有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据桂林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桂林市紧跟消费者的爱好和需求,大力提升旅游品质,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培育品牌,提高游客和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供给的信任度。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特色产业带动型、民俗文化景观型、生态农业体验型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需求。

  目前,桂林已形成阳朔10万亩金橘,兴安、资源、灵川10万亩葡萄(提子),灵川、恭城10万亩桃花,平乐、恭城30万亩月柿等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

  近年来,桂林在立足地区特色基础上,打造了一系列农旅融合的精品,大力扩展品牌效应。阳朔、恭城等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恭城莲花镇竹山村获得2012年十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称号。以龙胜—临桂—桂林—灵川—阳朔—恭城为重点的“桂林休闲农业四季游”,被中国旅游协会列为广西仅有的 “2012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恭城红岩村、龙胜大寨村、恭城月柿、阳朔金橘、恭城桃花节等2个名村、2个名品、1个名节,获得广西休闲农业“三个十佳”称号,数量占全区总数的1/6。

  无论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区(点)总个数,还是在接待人数、总收入上,桂林的各项工作指标均位于广西乃至全国前列。据统计,全市已拥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1家,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4个,广西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5个,广西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7家,广西二星级以上农家乐67家。

  桂林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为改善该市旅游产品结构、推动国内外旅游发展,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生态、富裕桂林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态富民:遍地是美景,处处有产业

  桂林农旅融合的飞速发展,不仅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可以寄情山水、赓续乡土记忆的栖息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亮点,成为改善农村环境的新动力。

  桂林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桂林积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破传统上的农业就是提供农产品的单一化,深度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旅融合全产业链加速形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脱贫增收贡献力量。

  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既保护当地生态又促进群众增收的成功例子,在桂林比比皆是。有“世界梯田原乡”“中国十大最美梯田”以及“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之称的龙胜县,以创建中国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着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在全国率先开辟了旅游扶贫的成功之路。

  龙胜县委宣传部的蒲庆锋说,依托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龙胜在龙脊至温泉百里旅游长廊为主的42个民族村寨,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节庆游。旅游扶贫模式已经让近7万群众变成“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进入阳朔这个中国最早开放的旅游区,人们已感觉不出明显的城乡差别,处处都是风景,处处都有产业。村民积极提供各种农家乐,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走上了致富道路。据阳朔县委宣传部的陆家忠介绍,近年来,阳朔提升了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景点旅游向全城旅游发展,还提升了乡村旅游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旅游富民效应。

  当前,桂林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正走在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上。借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桂林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思路,欢快地奔向富民惠民的新生活。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