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贵州沿河县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中界镇:积极推进六个聚焦提升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来源:中国农民网 | 作者:彭兴芝

  中国农民网贵州讯(记者 黄庆松)39日,记者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政府部门获悉,按照省、市、县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总体要求和市委实施“五大工程”决策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该镇围绕一个中心,加快两山建设,突出三大文化,着力四个重点,推进六个聚焦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力以赴推动中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微信图片_20220310103650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该镇党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确保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将围绕以高质量发展统揽为中心,牢牢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和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东莞市长安组团结对帮扶沿河机遇,争取国家的资金和项目的重点倾斜。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匝道口和县委、县政府把中界镇列入“十四五”期间县城同城化发展战略,积极作为,谋篇布局,发挥优势。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产业发展和乡村规划上,结合生态发展,聚焦党建引领、聚焦巩固脱贫攻坚、聚焦群众增收、聚焦和谐稳定、聚焦社会民生、聚焦生态文明,全力以赴推动中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同时,突出脱贫成果提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跟踪“重点人群”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做好预警监测,定期开展走访排查,及时查缺补漏,建好用好收入账、兜底账、搬迁扶持账“三本账”,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市场带动”为引领,有效、合理、合法开发农村现有资源,逐步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康师傅集团蔬菜供应链基地建设,鼓励村民靶向种植蔬菜。发展壮大羊肚菌种植规模,有效利用石柱村烘干设备,形成“种植+加工”一条龙产业化发展。广泛吸纳能人、大力培育农业企业和致富带头人,鼓励村集体发展农产品供应、加工和研发,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每个村平均每年有8万元以上集体收入。

微信图片_20220310103704


  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试点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善登高峰”成果,加大高峰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园、生态有机茶园、生态养殖园、稻鸭作业区的扶持力度,建立人才延续、技术延续、市场延续、管理经验延续、协作机制延续的“五个延续”机制。以“一镇带四村”模式,进一步协调广东省东莞市对口帮扶资源,全面启动孙家、中界、罗家寨、皂角水、石柱、心齐等村(社区)试点示范建设,推进温室大棚、加工厂房、冻库有效利用,规避资产闲置。争取长安组团或企业在中界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进一步推进产业路、村级组织建设、文化宣传设施等项目建设力度,争取建设成为市级、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突出产业发展提升,推动镇域经济实现新突破,持续巩固优质水稻种植,打造中界“精米”品牌。以“农兴农场”为示范,推进优质高产水稻、油菜产业功能区建设。规划峡门口水库到孙家(沿河流流域)为稻油轮作示范区,大力推广精品水稻和高产油菜种植;规划黑桃湾水库到庄严为稻鸭共作示范区,鼓励农户稻田养鸭、养鱼,形成以“精米”为主的“稻+”产业体系。推进铁皮石斛及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以孙家为中心,扩大铁皮石斛种植规模,提高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面积,适度建设铁皮石斛种植大棚,加强对铁皮石斛的标准化管护。争取在孙家社区规划建设铁皮石斛驯化、产品研发等基地,打造成集驯化种植、科研观摩和养生体验于一体的全省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区。进一步利用空间布局,扩大青钱柳、白及、魔芋和羊肚菌、竹荪、香菇等作物的种植规模,全面建成“空中挂仙果、树上长金条、地下生元宝”模式,推动建成规模大、品质优、品牌强的高标准林下立体经济种植示范区。

  推进万亩空心李主产区建设,规划峡门口水库至孙家(两山区域)为万亩空心李主产区,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空心李。完成孙家150亩空心李提质增效改造项目,规划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在孙家社区建立空心李标准化种植示范点,提升园区建设,配套相关设施,建立品果、观摩、展销、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空心李集中展示中心。推动贵州福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华西希望特驱集团就生猪养殖项目进行合作,引入AI智慧养殖技术,高标准、规模化建立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项目。支持黄家洞、皂角水等村养殖场建设。加大与张家港市善港村对接力度,提高黑毛猪、鹌鹑、山羊等养殖规模,并建立产品外输市场。推进肉兔、肉牛、蛋鸡等养殖项目落地,鼓励村民发展林下养鸡、养蜂、稻田养鱼等生态养殖业。鼓励养殖企业研发生态有机肥料,形成“种养—肥料—农田”循环链条。

微信图片_20220310103718


  推进“四园”发展示范区建设,以石柱村为中心,面向康师傅集团蔬菜供应链项目市场,鼓励村民靶向种植蔬菜,建立规模化蔬菜种植基地。加快孙家、石柱等村(社区)连栋大棚建设进度,鼓励农户租用种植时鲜蔬菜。加大心齐村羊肚菌种植项目的扶持力度,推进孙家社区果蔬保鲜库建设。加大对贵州素心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高端茶苗基地标准化管护,加快茶叶加工厂房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见效。继续扶持高峰村生态有机茶园项目,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茶叶产量。加大对果农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空心李、葡萄、草莓、无花果、百香果等精品水果。逐步实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目标。以大丰、水田、蛟坝为中心,利用山地资源规划为中药材种植区,因地制宜发展花椒、黄精、金银花等种植,强化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支撑。集中修建加工厂房,配套基础设施,建成“菜、茶、果、药”四园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推进农旅示范区建设,突出以“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三大文化为灵魂,以“两库两河一古寺”为核心,推动乡村旅游建设。争取规划建设石柱民宿区和康养步道,罗家寨河流流域、水田流域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天缘寺公园,河坎茶园公园,中界农兴农场农耕文化体验园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体验区、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区、农耕文化旅游体验区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示范区。争取纳入县级盘子,统一实施。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