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贵州沿河县黄土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乡村振兴治理能力
来源:中国农民网 | 作者:彭兴芝

中国农民网贵州讯 (记者 黄庆松)  近日,记者从贵州沿河县黄土镇政府部门获悉,今年,黄土镇充分发挥村里的土地资源优势,严格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要求,采取“村社合一”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按照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同步推进原则,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明确了以茶叶、脆红李、烤烟和养殖业为主攻方向与群众进行利益联结,有力推进了各项产业有序有效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336


       近年来,黄土镇不断加大麻阳河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力度,积极推进脆红李、南丰蜜桔等特色产业向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同时,抓好高海拔地区集中连片规划发展和管理,因地制宜扩大中蜂养殖规模,做大做强大棚蔬菜产业,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助力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344


       日前,记者来到黄土镇青龙村刘氏专业合作社生态茶园基地,看见几个村民一边正在忙着锄草,一边在忙着采摘老鹰茶叶。

  “闲着也是闲着,在基地务工,一天80元,一个月也可以找一两千块钱,很不错了。”村民陈明素说。

       老鹰茶汤味浓郁,先涩后甘,回甘迅猛,是天然解暑饮品,可生津止渴、去腻减肥、降压醒脑。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352


      2018年,该村致富带头人刘珍通过多方考察,最后与朋友合伙成立了刘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50亩,开始发展老鹰茶产业,充分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了在家劳动力就业问题。

     “基地四季都需要管护,一年需要大量务工人员,前期管护劳务工资已开出7万多元,预计全年要开出10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力争把我们村老鹰茶产业做强做大做好。”刘珍说。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357


       在黄土镇花桥社区的贵州沿河黄土地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特产展览厅里,工作人员田雄一边招呼着前来选购的顾客,一边注意着来自电商平台的顾客信息。特产馆打包出售的土特产琳琅满目,有养身酒、菜油、红薯粉丝、辣椒、蜂蜜、腊肉等几十种,都是地道农家特产。

       2018年,为实现产销有效对接,一方面积极向外寻找销售市场,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投入120万元成立了贵州沿河黄土地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农特产品展厅,建立了网上、线下销售平台。

       2019年初,该公司与镇14个村合作社签订了油菜籽、黑豆子、花生等农特产品收购合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农特产品品种,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把从老百姓家中收购来的农特产品统一进行加工、包装好后线上销售。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404


     “去年张家港某企业通过电商平台了解到了该特产馆,向其订购80吨菜籽油,确保了产品供给。这里的老百姓很淳朴,自己种植的农特产品,将质量不好的挑出来,留下优质的送来,不帮老百姓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心中有愧。”田伟告诉记者说。

      该公司以互联网为依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总汇,结合“互联网+新媒体+新零售”新型运营销售模式,将线下体验与线上销售充分结合,通过媒体宣传和电商销售,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地方农货出山和山货进城,山货“下海”。

      “有了‘特产馆’这个平台,我们黄土镇及周边乡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可以在这里统一展示,统一打包销售,只要打开了销路,群众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致富就不难了。”黄土镇镇长崔旭说。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412


       锄草施肥、保花打药.....在黄土镇雪花村脆红李基地田间地头,管护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处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雪花村三面是山,山上绿树成荫,青翠欲滴。村寨前面有约200亩土地上,66个大棚分成两排整齐排列着,大棚里种植有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2018年春,雪花村成立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旭东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发展了520亩脆红李,将土地资源整合,盘活资产资金,让村民入股到合作社,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参与者”。

      “通过发展产业并利益联结贫困户,全村集体经济收入3.7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00元,村民们的钱包不断“鼓”起来,雪花村的产业发展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如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坚定,下一步,将继续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发光发热,让雪花村更美好,让黄土的村民们更幸福。”驻村干部方旭东说。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416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丰收村结合全村实际,把烤烟300亩种植作为主打产业来抓,实打实的做好集体经济产业发展。

       在丰收村的烤烟基地里,放眼望去,一条条整齐的烟垄均匀排列在烟田里,村民正在用小型翻耕机在烟地里来回穿梭,有的村民则挥锄起垄,一片繁忙景象。在烤烟育苗大棚里,只见白色营养育苗盘浮在水面上,每个小格子里冒出烟苗嫩芽,工人们正在大棚内忙着给烤烟漂浮式育苗进行间苗补苗,为烟叶移栽前做好充分准备。

      “以前都是在家里面干农活,今年来这里育苗,育苗一天工资按计件计算,100多元每天。”村民肖艳花说。

    汤家村距黄土集镇很近,大约一两公里路程,但是土地分散,成片成块地很少,不宜发展大规模产业。

    在汤家村金星水库旁看到,村组公路和入户路已全部硬化,村环境干净整洁,县宣传部派驻汤家村第一书记罗尚碧正在往水库里投食喂养鱼。

微信图片_20220323163422


        近年来,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干部经过走访调查,认为发展规模产业不仅投入大,市场风险也大,确定发展“小特产业”,保障农户增收。在争取扶贫项目的支持下,村里就地引进沿河黄土地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到村里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了50亩玉竹中药材和200亩红心柚,带动发展200亩花椒、150亩南丰蜜桔。

     “去年,在金星水库投放黄骨鱼20万尾,预计产量2万斤30万元。下一步,重点发展玉竹、花椒、红心柚、南丰蜜桔、花生和菜等特色作物,既降低市场风险,又确保农户增收。”县宣传部派驻汤家村第一书记罗尚碧说。


收藏
0
有帮助
2
没帮助
2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