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迎来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
来源:中国农民网 | 作者:邹书凯

     【本网讯】(记者 黄庆松 罗禹 邰海燕)今年阳历的11月9日,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苗寨迎来十二年一次(按虚为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十三年一遇的盛大节日,对于苗家儿女来说,人们郑重地怀念祖先,祷告族人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劳俭朴,将美好的期许代代传递。

微信图片_20221113101955

       鼓藏节,苗语也称“弄江纽”。据《苗族古歌》记载,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已存在。在苗族古歌吟唱的故事中,枫树便是宇宙中心的神树,枫树神的树心孕育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了十二个蛋,历时十二年艰难孵化,终于孵出了姜央、水龙、水牛、雷公和老虎等十二个兄弟。 

微信图片_20221113101959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144


微信图片_20221113102009

       神秘的古老传说背后,也有着苗族儿女的智慧结晶。由于苗族先民常常为生存迁徙,无法走到蝴蝶妈妈的墓上去祭祀,他们从“蝴蝶妈妈生在枫香树心”的传说中得到启发,砍下枫树,挖空枫木心,两头箍上牛皮,制成圆柱形木鼓。苗家人称此鼓为祖宗鼓,即为蝴蝶妈妈祖灵栖息之地。待到祭祖节时敲击木鼓,唤醒祖灵来享用祭品,与子孙同乐。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159

      关于鼓藏节的传说,还有一个版本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有关。很久以前,一个叫榜乔的苗家姑娘被变成人的老虎精抓走了,一位叫保更的年轻人历尽千辛万苦才把榜乔救了回来,但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榜乔为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就造了莽筒、芦笙、木鼓、铜锣、铜鼓,聚集族人在一起欢歌跳舞,最终在来看热闹的人群中发现了曾经救自己命的恩人。而后,榜乔遭难3年,吹芦笙、跳铜鼓舞寻找恩人用了6年,榜乔的父亲乔公考察保更又用了3年,前后一共用了12年才成就榜乔和保更的婚事。在他们举办婚礼时,乔公家宰大牛、杀肥猪宴请来客,吹芦笙、跳铜鼓舞进行庆祝,鼓藏节由此产生。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01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03

      在鼓藏节这天,也是亲历苗族各式文化传统的绝佳时机。节日的前一天是迎客日,苗族姑娘梳妆打扮,身穿节日盛装,佩以各种银饰,在寨门口以十二道拦门酒迎接客人,芦笙、苗歌、高山流水,苗家人的热情让寻亲访友的客人、慕名而来的游客沉浸在盛大的节日氛围中。

       鼓藏节不光是节日,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的好机会。按西江苗寨的传统习俗,每一族血亲来当地作客过节时,都需准备丰盛的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最注重礼节的苗家人自然不会忘记回礼,“抬猪腿”的习俗便是主人家送给客人的回礼。在送客日,主人家往往会为即将离开的客人准备猪腿、糯米饭、美酒等礼品。一根扁担上抬着的猪腿和礼物,让苗家儿女的骨肉亲情在这一来一回中不断巩固。

微信图片_20221113102017

微信图片_20221113102019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08

        时隔两天,按照传统习俗,便是由鼓藏头家开始杀猪祭祖先,仪式的时间、程序都马虎不得。仪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祭鼓,在苗族人看来,鼓是祖先灵魂的居所,祭鼓就是祭祀祖先。在鼓藏头的组织下,鼓社宗族寨老及鼓藏头家族男女、小孩都穿着盛装参加祭鼓活动,整个过程庄重严肃,神圣隆重。远远望去,如同缤纷花海,侧耳细听,银饰叮当响彻整片村寨。每一份郑重的规则背后,都蕴含着苗家人世世代代对祖先的敬重和对大自然的感恩。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152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155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10

       从五彩缤纷的苗族服饰到独具特色的民族礼节,从古老的仪式到新奇的活动,鼓藏节不仅展示了苗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也体现了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12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14

微信图片_20221113105215

       据悉,鼓藏节十三年过一次,连续过三年。第一年为起鼓年,第二年为跳鼓年,第三年为送鼓年,三年当中以送鼓年最为隆重。今年的鼓藏节将持续至19号,除了已经开展的迎客、送客等传统习俗,还将开展祭鼓、跳芦笙、讨花带等传统习俗。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