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吉林频道!
一粒谷子的循环产业链
来源: | 作者: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秋收冬藏,在松花江畔的农安县靠山镇,金灿灿的谷子经过风选、清理、分离、碾米等13道工序的加工筛选,得以归仓。这里生产的“红石砬小米”,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吉林省著名商标”“长春名优特农产品”等多个荣誉。

  在圣水泉农产品专业种植合作社的生产线上,分离的谷壳、油糠并未被抛弃,而是用于绿色加工养殖,建立起循环产业链,实现了“1+1>2”的增值。这条循环产业链是怎样的?

  第1站:“种养结合”,油糠饲养稳收益

  今年,圣水泉合作社配备30余台(套)现代农机,有序流转1000亩耕地种植小米,从播种到采收、加工,再到整地、秸秆处理,实现全程机械化,年产小米1800余吨。

  “推行循环农业,我们会将碾制小米时产生的油糠全部用于生猪、肉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刘永辉介绍,小米油糠不是外层的糠,也不是里层的米,是谷粒的中间部分,很适合喂养家禽、家畜。利用这些原料,合作社建起养殖场,“从前这些油糠都白白浪费了,种养结合不仅有抵御饲料价格变化的能力,更创造了稳定的收益和品质。”

  第2站:“变废为宝”,有机肥料进农田

  走进合作社的养殖场,圈舍内整齐摆放着利用油糠做好的饲料。上万头生猪、千余头肉牛膘肥体壮,现场来往的运输车辆不断。在合作社悉心经营下,养殖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如此大规模的养殖基地,想必会产生不少粪污吧?但在这里丝毫找不到粪污的迹象。“粪污都进行了发酵处理,加入秸秆等辅料制成优质有机肥。”养殖场技术人员说,利用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合作社年产5万立方米有机肥,全部用于小米种植。

  废物用对地方就是宝贝。养殖粪污变肥料,既保持了农村人居环境,又避免了化肥的投入,合作社生产的小米已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畅销全国。

  “畜禽养殖粪污有机质含量极高,经过发酵处理制成的有机肥,是种植小米的绝佳肥料。这种有机肥可以活化土壤,提升小米品质。”刘永辉说,小米有机种植需要大量的有机肥,从前要大量采购,现在就地取材。每年春季,将自家生产的有机肥做底肥还田,耕地全年都不用追肥。

  第3站:“精深加工”,谷壳酿酒添活力

  在合作社的小米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把一堆堆散落的谷壳收拢起来装上货车。这些谷壳要运往哪里?“它们将和小米一起成为加工小米酒的原料。”车间工作人员说,“咱家的小米都是有机种植、人工除草,利用谷壳酿酒可以增强酒品的有机成分。”

  米壳两用,一田双收。谷壳变身精酿,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延伸。合作社的展厅里,小米面、小米酒等品类产品琳琅满目,一股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

  “有机循环农业改善了农特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为合作社增添了一份附加值。”谈起谷壳酿酒,有着10余年生产经验的刘永辉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一级原米直接销售,二级米用于烧酒,有机小米酒年产量可以达到30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