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内蒙古频道!
绿色“硅”来:我国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来源:新华网 | 作者:贾立君

20230913d500fab42f5b48df98b81f23302017e6_20230913eb6dc9ec4eaa4030afc4387588f63400

  包头市银河广场“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标志。新华社记者贾立君摄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3日电(记者贾立君)“我国硅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的2023年中国硅业大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说,我国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其中,作为半导体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最基础的功能性材料多晶硅,“全路径循环绿色清洁生产已经在全行业推开。”

  葛红林介绍,近年来,我国硅产业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工业硅年产能570万吨、全球占比80.2%,当年工业硅产量325万吨、全球占比79.9%;出口量65.1万吨,占国外消费总量的44.3%;与2012年相比,我国工业硅产量增长了1.9倍,全球占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

  其中,202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81.1万吨,全球占比的86.5%;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1.9倍,全球占比提升了60个百分点。

  而用于制造芯片等各种微电子元件材料的硅片生产,截至2022年底,我国的年产能达557.1吉瓦,全球占比98.2%;当年硅片产量329吉瓦,全球占比97.9%。与2012年相比,我国硅片产量增长了11.7倍,全球占比提升了23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硅产业先进技术体系。”葛红林说,我国硅产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全球排名第一的工业硅企业、排名前5位的多晶硅企业和排名前10位的硅片企业均在我国,且工艺技术装备有了创新突破,硅产业新建产能装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部分装置大型化引领全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升。2022年,我国多晶硅平均综合电耗降至每千克63千瓦时,较2012年下降85%;颗粒硅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每千克20千瓦时以下;直拉单晶平均综合电耗降至每千克24.4千瓦时,较2012年下降50%以上。晶硅产品能耗的快速下降,大幅降低了光伏发电成本,为全球晶硅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我国在工业硅环节,装备大型化、工艺绿色化、生产自动化、原材料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大型矿热炉持续升级,脱硫脱硝、余热发电回收利用技术不断突破且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多晶硅环节,全路径循环绿色清洁生产已经在全行业推开。

  在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回顾10年前的我国硅产业状况时说,2012年受海外倾销的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全行业大幅亏损,甚至出现国内生产企业停产情况。如今,我国将工业硅列为铝、铜、锌、铅之后的第5大有色金属品种,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有机硅、硅合金以及晶硅光伏产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赵家生表示,硅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双碳”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显著;我国已建立起完整可控的硅产业链供应链,在各个环节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多晶硅在光伏系统中所占成本从2010年的30%左右下降至2020年最低点的5%左右,有力地推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为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奠定了基础,正在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硅业大会,主题为“晶硅光伏助力能源转型,绿色赋能引领产业发展”。记者了解到,近几年,老工业基地包头市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历史机遇,选定晶硅光伏产业作为开辟新赛道的主攻方向,已集聚晶硅企业40多家,其中头部企业13家,形成了从多晶硅、单晶硅到切片、电池片、组件的完整产业链,去年成为全国首批晶硅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今年5月,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授予包头“世界绿色硅都”称号。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