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丨看代表履职的“心意相通”
来源: | 作者: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8月10日电(王亮)夏秋之交,晋北的玉米地好似青纱帐,收获后的秸秆怎么办?人大代表关注着老百姓的“烦恼”,也“开动脑筋”将其变为乡村振兴的“增量”。

  代县峪口镇段家湾村的刘桂珍坚守大山40多年,曾将乡村医生、代课教师、村支书、村主任四个担子一肩挑起。“我在周边乡村走访发现,虽然很多村子实行了将秸秆打捆做饲料的措施,可焚烧现象仍时有发生。”当选山西省人大代表后,刘桂珍希望政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治理秸秆难题。

  焚烧秸秆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背道而驰。“疏堵结合才有利于解决秸秆难题,否则就是‘今天不烧明天烧,白天不烧夜里烧,明的不烧偷的烧’。”忻州市忻府区人大代表、伟业集团董事长张喜伟说。

  山西省人大代表、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樊军生建议对秸秆进行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处理。“我们试验田就是把秸秆转化成为有机肥料,种出的香瓜甜得很。”

  与樊军生“想到一起”的也有张喜伟。他旗下的养殖公司尝试收购连杆带棒子的青贮玉米,既让牛吃得健康,又推进了秸秆综合利用,每亩玉米还有望带动农民增收四五百元。

  忻州伟业奶牛养殖公司的牛圈。

  在对玉米秸秆的调研中,张喜伟还发现忻州玉米具有从大田玉米向甜糯玉米转变的“天时”和“地利”,但也尚需一些“东风”。“一年一季、无霜期长是忻州玉米的优势,但还需冷链、品牌化等配套。”

  与张喜伟在科学、标准化种田层面“同频共振”的,则是山西省人大代表、忻州市绿色农产品发展中心主任杨秀林。

  媒体记者采访山西省人大代表杨秀林。

  在40多年的工作中,特别是在五寨县新寨乡石庙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杨秀林孜孜不倦地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及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共推广绿色有机甜糯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技术20万亩,辐射带动30余万亩。

  “五寨县真空包装甜糯玉米穗由原来的每穗1.6元增至2.2-2.5元,全县五万亩甜糯玉米可增收9000万元至1.35亿元。”杨秀林说。

  目前五寨县正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甜糯玉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距离五寨县100公里左右的繁峙县也致力将“繁峙黄米”打造成省级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

  繁峙县黍子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基地。

  阳光下,繁峙县人大代表、繁峙县杏园常青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韩长青站在坡上,望着盘旋在空中施药的无人机,“瞄准繁峙黄米,持续推进黍子有机旱作试验示范,建设黍子标准化生产基地。”

  绿色发展、科技兴农……各级人大代表“心意相通”离不开忻州的有意为之。

  据了解,忻州无霜期短且干旱少雨,盛产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谷、糜、黍、荞、豆等杂粮。“忻州正在打造‘中国杂粮之都’,地方性法规《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对杂粮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产业支持、产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推动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忻州蹚出一条农业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忻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珍说。(完)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