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和田县:“菜篮子”鼓起农民“钱袋子”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6月25日讯(通讯员 杨莉)“来来来,再来几个这一车就可以拉走了。”6月15日早上9点多,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欧尔奴什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早熟西瓜基地里,务工农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采摘、装车、运送……一切都井然有序。

    “我们这儿沙地土壤的西瓜特别甜,无公害种植更健康。早熟西瓜还赶上了好时候,开市的第一天仅在我们乡巴扎上就卖了一车。这几天气温上升,西瓜的销量也越来越大了。”正在采收西瓜的合作社负责人如孜托合提·阿卜拉谈起村里蓬勃发展的果蔬产业,心里有说不出来的畅快。
致富好项目 说干就干

    欧尔奴什村位于和田县色格孜库勒乡政府南5公里,315国道以北,距和田市区约4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5016亩,1051人,人均耕地4.8亩,但因靠近沙漠,土壤沙化、种植结构单一,土地收效甚微,全村1051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4人,属自治区深度贫困村。

    如何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成为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和田县水利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肖坤上任后最大的一块心病。

    2018年10月,正在为村里发展、村民致富发愁时,肖坤因到县里开会,回去时顺便到和田市蔬菜批发市场为工作队带点蔬菜回去。平时并不关注的蔬菜价格吸引了肖坤的眼求,“当时真的没想到和田的蔬菜这么贵。”肖坤说。看到蔬菜批发市场里人来人往的火热场面,一个想法萌生在肖坤的脑海中:我们村地多,我们何不在土地上做文章,把一部分土地集中起来,种植各种蔬菜水果,打造一个水果蔬菜村!

    种菜致富,想法虽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起步的钱从哪来?如何发动贫困群众参与进来?技术问题咋解决?销售渠道咋疏通……“这么好的致富项目,再难也要想办法上,要让贫困群众早日富起来。”肖坤理性又坚韧,认准的事说干就干。

    干就干好。肖坤回到村里,立即向色格孜库勒乡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并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代表会议,把所构想和村情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分析蔬菜供求形势和销售前景,经多方取证,算账对比,初步达成了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的思想共识,制定了“村两委+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

    建立合作社抱团致富,带头人是关键。肖坤想到了村里致富能手如孜托合提·阿卜拉。如孜托合提从18岁开始学习种菜、储菜技术,后来发展成为蔬菜批发商,拥有了固定的客源,被村里人称为“马云式”的人物。

    肖坤上门邀请如孜托合提参与村里蔬菜合作社经营。听到肖坤的构想并诚心邀请他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如孜托合提欣然应允,并出资4万元入股合作社。“看到肖书记为我们村民脱贫致富奔波劳累,我惭愧不已,作为土身土长的欧尔奴什人,我也应该为我们村做点贡献,我相信在肖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如孜托合提说。

    如孜托合提不仅自己首先入股到合作社,他还动员他的好友麦麦提敏·阿卜杜拉等4名懂种菜技术、有销售经验的好友分别出资4万元入股合作社。肖坤也争取派出单位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支持,投入80万元以村集体的名义入股到合作社。

    有了100万元的股金做启动资金,合作社人员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发动贫困群众参与进来的问题。肖坤与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进行商议,最终决定,根据村民意愿,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为打销村民顾虑,村两委与每户入股农民签订了5年的入股协议,承诺不管合作社经营如何,都以每亩每年600元的分红发放给农民。

    “村民算了一笔账,自己种地,大部分都上半年种小麦、下半年种玉米,除去人工和肥料、种子费用,每亩两茬纯收入仅有400元。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不用投入任何费用和劳力,每年每亩纯收入600元。劳动力还可以外出务工,就业或者创业增收,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所以很多群众主动要求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肖坤介绍说。

    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方案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全村62户农民将500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多样化经营走俏市场,为有效规避风险,让群众真正“拔穷根”“结富果”,肖坤日夜思索,决定采取市场需求量高与紧俏菜品相结合、蔬菜与水果相结合种植模式经营,以葡萄、西瓜、西红柿、大白菜、萝卜、土豆等为主打产品,兼种辣椒、茄子、豇豆等紧俏菜品。

    500亩土地,种植、管理、采收都需要人工,合作社又聘用了50名员工,包括35名贫困人口,每人每月2000元以上工资,切实解决了无技术、外出务工受限的特困家庭的就业问题。

    村民图尔荪妮娅孜·如则麦麦提是家中8口人中的唯一劳动力,她将家里的7亩土地流转至合作社,又申请到合作社务工。“我现在每月有2100元工资,年底合作社还要给我4200元的分红,有了双份收入,这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图尔荪妮娅孜开心地说。

    合作社的萝卜、西瓜先后上市,亩产值到3000元以上。群众眼热了,看到依靠“菜篮子”确实能鼓起“钱袋子”,纷纷开始尝试蔬菜种植。目前,全村74户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将传统的小麦玉米改种为各类时蔬。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全村已拥有1100亩果蔬地。

    村民努尔妮萨·赛伊迪的女儿轻度残疾,无外出务工能力,母女俩相依为命,以前靠养牛羊和庭院葡萄勉强维持生计。今年5月,看到合作社的蔬菜销量好,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种了5亩西红柿,目前长势良好,预计10月可上市。

    “以前种小麦玉米都不挣钱,仅够自己吃,今年我种了西红柿,按市场最低价预计每亩西红柿产值5000元左右,我家今年就能脱贫了。”努尔妮萨说。
为保障果蔬销路,合作社成立了销售队,在和田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全县各巴扎市场设了销售点,同时还与鑫源果业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使全村果蔬销路广开。

    “按照往年的行情,保守估计,今年我们合作社纯利润可以达到100万元。”如孜托合提说。
通过合作社的带动,打造蔬菜瓜果村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产业和就业“两业”驱动,提升群众自我造血功能,让全村群众走上致富路。





责任编辑:杨龙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