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王忠民的远方
来源:中国网 | 作者:矫健

  一天雨后,看小区有几个孩子在玩泥巴,我冷不丁想起了王忠民。

  王忠民就是玩泥巴的。他从小就会玩,玩了半辈子,眼下还在玩。一不留神还玩出个“大师”头衔,你说这是什么玩法?

1693577777289

  王忠民

  有一天,我给朋友说起这事,他将信将疑:不会吧?是这样吗?

  王忠民出生在莫索湾,他五六岁时赶上团场挖防空洞,土堆到处都是。他用布兜装些细土,提溜到渠边,与几个小伙伴和泥巴。和泥巴是技术活儿,他动手和,伙伴在一旁看。之后他亲手分泥巴,不偏不向,一人一坨。每人拿到泥巴,开始捏“碗”,类似平底烟灰缸那种。捏好了就轮流往地上摔。

  这个游戏,不仅有趣,也有技术含量。“泥碗”落地时要听见炸裂声,碗底要爆开,才是赢家。输家每人要拿出一点泥,把裂口补上。每次玩,王忠民总会把发出的泥巴全收回来。

  他渐渐有些心得。泥巴不怕摔,越摔越劲道。还要醒一醒,醒后更韧性。他还注意到父亲每年往土里掺沙子,改善碱性土质。他试了一下,这样和泥不会裂口。

  有一年看完老电影《小兵张嘎》,他凭记忆用泥巴捏出几个小人。有嘎子,有翻译官,还有日本鬼子。

  他还做过一挂“马车”。先把车厢和轮子做好,放在苗圃阴凉处晾干。再寻两根木棍将车厢轮子连接,用手一推,居然“吱牛吱牛”的。

  后来看电影《第八个是铜像》,他知道了什么是雕塑。就用大头针在粉笔上雕刻人物。他还临摩徐悲鸿的马。手指在铅笔粉末蘸一下,直接在纸上抹,有层次,有明暗效果。哪个同学不想做美术作业都找他,他会搞得妥妥的。

1693577785909

  王忠民上头有一哥一姐,下头有个弟弟,父母都很辛劳,孩子的事无暇顾及。这就给他好多空间。他可以每天跑到渠边去和泥巴,去鼓捣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直到上高中那年,他居然还不死心,想去石河子报技工学校的美术班。结果被大哥拦住。大哥说,怎么样也要把高中上完。

  高中毕业后他在大田干了三年。春播秋收修渠浇水都干过来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条田给过他豪情,但他不觉得自己的未来在这里。有时想想他也知道有点管不住自己。浇着浇着水,突然灵感来了,就立马跑回宿舍画。班长扭头找人,人不见了。

  连队学校有个叫马建新的老师,考上新疆师范大学成了新闻,暑假回来了。王忠民跑去探听情况,马建新告诉他新疆教育学院要招生。

  这是机会,合他心思。他花半年多工夫临阵磨枪,把先前错失的时光找补回来。

  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消弭,而要寻求适合自个的那个点就不易了。走出校门,他回到团场教了几年书,之后又随市场潮流在乌鲁木齐混了几年,总觉得意不在此。

  “远方”在哪里?他时常想。是地理坐标吗?若那样就简单了。想明白一件事很难,隐隐约约就在脚下,在自己心里。

  迷茫中他去看当年的老师,老师说你还是去上学吧。

  就这样,在老师帮助下,他跑到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专攻雕塑。

  在这里,王忠民感觉有一条线与他的童年连接起来。他弄明白了,这才是自己想要的。

  其时,“泥人张”传人张锠任雕塑系主任。他经常去老师工作室观摩,还帮着打磨作品。两年间,他学习了泥塑、木雕、装饰雕塑及锻铜多项内容,还时常看展览,感觉有了方向。

  从北京回来,王忠民开始尝试不吃“大锅饭”。他在边城新民西街租一间小铺面,做泥塑和商业设计。在校时老师讲泥塑是“三分塑七分彩”,他把这一讲法倒过来,他要“七分塑三分彩”。尽管新疆色彩无与伦比,他还是想把更多工夫花在造型上。譬如裙摆、褶皱、帽式、靴子等等,他都要做出来,让受众领略异域风彩。都是小工艺品,做好了送到二道桥这些地方叫人代售。

  干了一年,可以维持。又在新民东街租一间大点的门面,又干了两年,虽不太火,也能温饱。

  期间在油田揽下一个大活儿,他有了一笔可观收入。这笔收入使他惊喜,也有点眩晕。他决定弄个更大的摊子。

  在边城北郊他租了一处农舍,有十几间房,还有宽敞的院落。随之,他从福建泉州请来四位师傅,同时招了十几位技工,就开工了。

  泉州师傅搞玻璃钢浇铸成型的小工艺品熟门熟路,王忠民借助这一工艺来做新疆风情文旅产品,再加上他拿手的泥塑,听起来主意不错。可真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折腾一年,就觉得情况不对。想再看看,又勉强支应两年,那点老本都赔进去了,连那套仅有的住房也成了抵押物。

  有一次电视台采访,他有点沮丧:我都搞不下去了,你采访我干什么?人家说,你赚不赚钱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关注经济转型时期文化产品怎么走?往何处去?我们关心这个。

  这也正是他想要的答案。从挣钱养兴趣到为兴趣而活无疑是艰难的转变,但他最终要迈出这一步。

  他心里说,一切要重新开始。

  他在一号立井附近物色了一所老房子,院子有两三百平米,他的新旅要从这里启程。从硫璜沟拉红土,从西山拉耐火土,他要焼出火焰山的颜色。

  这种颜色他很向往。

1693577806925

  几年之后在北京798,常沙娜看着他的作品感到惊喜,说小伙子,你做得好,千万不要上釉。你看敦煌壁画、敦煌泥塑经过千百年,都是本真颜色,你的泥塑很接近敦煌壁画。这叫归真返朴。

  这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自幼随父亲常书鸿在敦煌泡了数年,对色彩的把握很是精当,她的话对王忠民是莫大鼓舞。

  前行中圈内人给他帮助的不是一个两个,其中就有张文阁。

  那天张文阁来到他的小院,看看他的泥雕维吾尔族人物,说不错。听王忠民说还没建烧炉,便带回去在自己的炉子烧。最初的许多作品都是他帮着烧的。他在“二毛”有个艺术馆,不少作品在他那里展过。这样的帮助充满暖意,叫人很难忘怀。

  画院的柴新春就不用说了。他与王忠民本来没有交情,甚至并不认识。那天他和地木拉提在劳动街喝酒。喝着喝着觉得没劲,柴新春说,俩人喝没意思,再叫俩人,你叫一个我叫一个。地木拉提说好啊,就把王忠民喊来了。此后,王忠民多了一位兄长,柴新春多了一位酒友。

  之后,柴新春特意跑来看王忠民。看了他做的西域人物,挺喜欢。说他能坐住,有慧根。可看院子还有些工艺品,就不高兴,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你改变不了市场,还不如改变自己。

  他的肺腑之言,显然把王忠民击中了。后来“七坊街”开张,他俩的工作室是楼上楼下,经常见面。

  柴新春在四川美院访学一年,回来给王忠民带了一本刘士铭的作品集。他是在美院图书馆发现的,特别开眼。此人是徐悲鸿的学生、李翰祥的同学,多有磨折,作品独树一帜。柴新春感觉刘士铭不加修饰的大写意,对王忠民的路数特别适合,他一定有用。

  岂止有用?王忠民说,你帮了大忙。帮我找到一位大师,找到自己的“精神血统”。

  我仔细阅读了《王忠民雕塑》集的每一页,总能感觉到内心的共鸣,也很容易想到罗丹的那几句话:“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在王忠民眼里,泥土很高贵。他说,土将世界连成一体,将人类也连成一体。

  他还说,我们一再远行,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在路上,就是永生!(矫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1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