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艺术中的真善美”获奖征文选登——上海国际艺术节:一个平台、一面镜子、一份担当 发布时间:2016-12-21
来源: | 作者:网络整理

在我国诸多文化交流节庆中,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起步较早,上世纪末作为向世界推介、展现中国的艺术平台,它包罗万象,涵盖丰富。在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歌剧《茶花女》、越剧《红楼梦》、藏剧《文成公主》、梨园戏《董生与李氏》、川剧《金子》、黄梅戏《徽州女人》、话剧《生死场》等经典剧目,为艺术节的首次举办翻开了华彩的篇章。

今年是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笔者这次观摩的十余出戏为参照,大致将它们分为三个特色:一是向大师致敬。2016年恰逢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上海昆剧团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完整呈现汤显祖之“临川四梦”的艺术团体,在艺术节上首推《邯郸梦》,广受青睐;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寇流兰与杜丽娘》是将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悲剧《大将军寇流兰》和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合二为一的创新之作;张军的《我,哈姆雷特》则是一人分饰多角,以传统昆曲挑战莎翁名剧,开启对话,致敬经典;二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艺术节推出的大型话剧交响剧诗《吁地》、北方昆曲剧院昆剧《飞夺泸定桥》、上海歌剧院《长征组歌》等作品讴歌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三是IP改编与原创佳作半壁江山。IP这个词于始于2014年,如今在舞台剧中也早已屡见不鲜。此次艺术中推出的精品剧目评剧《红高粱》、话剧《北京法源寺》皆是来自小说改编,大型历史话剧《武则天》更是源于刘晓庆20年前的电视剧版《武则天》,而话剧《杏花雨》、晋剧《于成龙》等是原创作品,丝丝入扣的情节,细腻的人物表演,剧中中医名家的坚守、于成龙的执着感人至深,赢得了广大观众们的好评。

我们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盛会,看到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之花,在同一个舞台上竞相争艳。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其国际大都市的胸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不仅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当下戏剧的内容、形式、创新的发展现状,从而激励着每一名戏剧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担当。今年的艺术节即将落幕,我们更期待着未来更多优秀、有诚意、“有温度”的作品能够在这个平台绽放,并唤起一代又一代人对艺术、对生命的感知和对心灵的救赎。我想,这不仅是中国戏剧未来发展的探寻与坚守之路,也是艺术节的举办乃至每一名戏剧工作者秉持的信仰并为之不渝奋斗的初衷。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