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孟锦慧:立志把新疆音乐传播出去
来源: | 作者:admin

1

人物档案

姓名:孟锦慧

年龄:47岁

家乡:喀什市

现居住地:上海市

人物声音

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带来民族的发展,也让我国呈现出音乐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景象,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新的策略去发展它、传播它,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它、演唱它。

特日格力和巴合提加玛丽这两个学生共同的特点,就是朴实,她们身上有我们新疆人最美好的特质。如果她们将来回到新疆,我希望她们能像我一样,在新疆培养出一批高水平学生,把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

新疆的声乐要发展,就需要多一些‘请进来’、‘走出去’,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桥梁,我应该是其中一个,因为,新疆养育了我。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丽霞报道)“新疆,这块让人魂牵梦萦的土地,距离它越远,我就越爱她,因为那里有我的亲人、我的童年回忆和梦想。”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孟锦慧执著于传播新疆音乐的根源。

她说,新疆已经深入她的骨髓,流入她的血液。新疆淳厚古朴、热情奔放的民族歌舞,给她后来的演唱生涯注入了丰厚的养料,赋予她演唱维吾尔族歌曲的灵性。

所以,从喀什到上海,从部队护士到女高音歌唱家,虽然离开新疆25年,但她始终做着和新疆息息相关的事情。

“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带来民族的发展,也让我国呈现出音乐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景象,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新的策略去发展它、传播它,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它、演唱它。”孟锦慧说,她一定要把新疆的音乐传播出去。梦想从小种在心里

5月20日傍晚,一场学生音乐会即将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拉开帷幕。台上,学生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台下,孟锦慧耐心地给他们作着指导。

这场“上海音乐学院孟锦慧学生音乐会”,是孟锦慧所教授的学生们的汇报演出。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给她安排一场这样的演出。

孟锦慧一边纠正着学生们的呼吸、发声,一边检查着他们的服饰、妆容。她说,每一场音乐会,其实都是一个音乐课堂,任何时候她都会全力以赴,因为那代表着她和她的学生们的形象和水平。

1968年,孟锦慧出生于喀什部队大院。在她的记忆里,那里的维吾尔族音乐,让她很着迷。小时候,有个同学的姐姐结婚,孟锦慧去参加婚礼,在婚礼现场,欢快的手鼓、热瓦甫,成了她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

1984年高考落榜后,孟锦慧参军

成为一名通信兵,并活跃在部队的文艺舞台上,表现出良好的音乐天赋。

两年后,孟锦慧考取一所军医学校护理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军队护士。虽然没有从事和音乐相关的工作,然而,踏上舞台高歌的梦想,却像一粒种子一样,种在孟锦慧的心里,迫不及待地生根开花。每天,只要有时间,她就坚持听磁带、听录音,模仿歌星唱歌。

直到1988年,她才正式向新疆艺术学院声乐教授李小琴学习声乐,开始接受正规训练。这对于孟锦慧后来的音乐人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两年后,上海音乐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凭着对歌唱的热爱,孟锦慧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成功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后,孟锦慧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吮着养料。大四时,她参加全国一个民歌精英大赛,获得二等奖;大学毕业一年后,她参加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荧屏奖。

倾心培养新疆学生

蒙古族女孩特日格力是孟锦慧的学生。2010年,特日格力由自治区文化厅出资,作为“新疆定向委培生”被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录取,成为一名本科生。由于她的声乐基础较为薄弱,孟锦慧给予了很多指导。

特日格力说,孟老师非常认真,总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包括民乐的韵味,还有腔调。“比如《八月十五月儿明》这首歌曲,很少有人唱,因为它时长8分多钟,在声乐曲目里算是非常长的,光第一句,老师就教我练了很久,包括我的表情、手势、肢体动作,我准备把它作为今年考研的一个曲目,现在,除了本民族歌曲外,我还掌握了很多其他民族的歌曲。”特日格力说。

在孟锦慧看来,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嗓音特点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才能教出更多、更好的声乐苗子。她说:“特别是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中,首先要了解这些民族的特点,掌握这些孩子的性格,多鼓励她们,放大他们的优点,同时,多点耐心,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起他们的上进心,点燃他们内心对音乐的热爱,就一定能教好。”

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姑娘,与特日格力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的嗓音条件非常好,喜欢唱哈萨克族民歌,尤其擅长花腔演唱。

她说,孟老师跟学生的感情特别好,有的时候,甚至像母女、像姐妹、像知心朋友、像闺蜜,因为有这样的感情基础,她们很信任这个老师。

“一开始,老师非常肯定我,说我的音域很宽,条件很好,只不过是零基础,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后来在学习中,她总是很耐心地在练声和选曲上帮助我。”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说。

让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难以忘记的,还是在上海求学的日子里,孟锦慧对她的关怀。

有一次,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生病了,孟锦慧就把自己的医保卡给她,让两个同学陪着她去看病,虽然,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不善言辞,但是,她把这一切都记在了心里。

去年,巴合提加玛丽·加库兰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争奇斗艳——少数民族冠军歌手争霸赛》,在选拔赛中顺利入围,再过一段时间,她将代表上海音乐学院参加比赛。她说,她会以最好的发挥回报孟锦慧老师。

孟锦慧说:“特日格力和巴合提加玛丽这两个学生共同的特点,就是朴实,她们身上有我们新疆人最美好的特质。如果她们将来回到新疆,我希望她们能像我一样,在新疆培养出一批高水平学生,把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

积极寻找机会推介新疆

这些年里,孟锦慧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推介新疆与新疆民歌,立志把新疆音乐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

孟锦慧至今都记得,在上海市岳阳路200弄的“大不同会馆”,她和学生们举办的关于新疆民歌公益讲座的情景。

尽管那并不是一场正式演出,但是,孟锦慧和学生们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近一个月的排练,让他们对这场演出充满期待。

当她用维吾尔语演唱维吾尔族民歌《亚鲁》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台下,观众站起来,以表示对歌声的敬意,对他们的感谢;台上,他们热泪盈眶,抱作一团。

那一刻,孟锦慧坚守的,也许并不是一场演出,而是在新疆度过的岁月、过往的童年记忆和对新疆刻骨铭心的情感。

孟锦慧说,这些年,她不仅在上海为新疆民歌做宣传,还多次把上海的学习成果带到新疆。

2009年年底,孟锦慧回新疆,参加新疆教育学院音乐会。当时,她带了13个老师和新疆的同行交流,她说:“新疆的声乐要发展,就需要多一些‘请进来’、‘走出去’,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桥梁,我应该是其中一个,因为,新疆养育了我。”

■短评

热爱家乡,就要勤于回馈

和许许多多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的人一样,孟锦慧对新疆的爱已经深入骨髓、流入血液。她把对家乡的这份爱,外化为对家乡的回馈。在离开新疆的25年里,孟锦慧仍然做着和新疆息息相关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演唱传播新疆音乐,让更多的人认识新疆、了解新疆。

新疆,一个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地方,养育了天山南北的各族儿女。在历史的进程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勤劳互助,建设着祖国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共同创造了新疆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各民族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情感。

因为热爱新疆,许许多多的新疆人将浓烈的爱化为具体行动,他们用满腔的热情建设新疆,用真诚的诗句歌颂新疆,用实际行动宣传新疆……为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美好做着各种努力。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正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成绩振奋人心,速度世人瞩目。特别是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激发了千千万万的人参与建设新疆的巨大热情,很多人把回馈家乡,当作一份责任,一种担当。

让我们以此时时刻刻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争做文明、守纪、奋发、向上的新疆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更美好的家园,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