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发展纪实

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发展纪实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转福建省政府《关于厦门经济特区选址的报告》,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

  时代赋予了厦门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和壮美前行的新起点。

  近40年来,厦门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劈波斩浪、锐意前行,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近40年来,厦门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2017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09740元,GDP密度全国第5,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两岸四地城市第19位,营商环境竞争力提升至相当于全球各经济体第38位水平。

  椰风碧浪,鸥翔云飞。如今,厦门从偏居东南的海岛小城,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和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从两岸对峙的海防前线,锐变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率先发展,闯出一条敢为人先的发展新路

  1980年10月15日,随着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加工区第一期工程开工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拉开了序幕。没有可借鉴之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厦门开创举外债搞基建先河,向科威特政府贷款修建高崎国际机场;开创招商引资多元化格局,提出并实践“以港引侨、以侨引侨、以港侨引台、以台引台”,开创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

  1985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牵头组织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明确了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定位、产业选择等,把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成为自由港型的特区,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以工业为主,兼营旅游、商业、房地产作为产业发展方向。该战略至今仍对特区建设发展具有指导价值。

  站在时代最前沿,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厦门经济特区的改革脚步从不停歇。面对那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险滩,搁置久、难啃动的“硬骨头”,厦门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无私无畏的使命担当,迎难而上,抢滩攻关,持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

  率先形成知识产权“三合一”“多合一”系统保护体系;率先将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多规合一”;率先出台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率先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行立法;率先推进厦台融合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勇闯体制创新关隘,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实践。在国务院发布的4批次共89项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中,由厦门自贸片区首创的达22项。

  改革的勇者,刀刃向内。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厦门,以简政放权为重点,大刀阔斧自我革新。“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当头炮”。厦门取消、下放了70多项行政许可事项,200多项市级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

  创新发展,夯实了一组令人羡慕的实力指数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立足实体经济,厦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芯”力量快速崛起,产业地位不断提升。近3年来,厦门集成电路产业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集成电路领域一个默默无闻的边角地,一跃成为行业内的“风暴眼”。

  随着联芯、三安等集成电路知名企业的项目落地和产业布局,厦门朝着集芯片制造、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制造业1小时供应链方向努力,在吸引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条方面成效明显。2017年,厦门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到143亿元,同比增长38.4%,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规模居全国第五。

  数字化集聚“种子”的力量,拓展产业发展新思维。厦门因势利导,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厦门创业、兴业、乐业。传统产业应用数字化产品、技术与服务,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现在越来越多的厦门企业实现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

  截至2017年底,厦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25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4%、利税增长16.4%。这意味着厦门制造业加速高端化,并由此刷新了GDP的产业成色。

  勇于探索,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厦门探索城中村发展新路,在岛内城市建设和岛外四大新城建设中,采取征用农地绕开农村宅基地的做法,留下了大量的“城中村”。从2014年开始,厦门调整全市村庄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大部分“城中村”作为规划保留村,把重点放在强化社区治理,破解治安差、环境差、资源缺的难题。现在,城中村环境焕然一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村内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已成为特区厦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让农业成为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厦门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心落在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上。持续释放的资金和政策红利吸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农区成景区,田园成公园,民房成客房,休闲农业项目以过硬的质量和新颖的创意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全市已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3家。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达到560万人次,总收入6.7亿元。

  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统一及全覆盖,探索形成分级诊疗“厦门模式”;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推进岛内教育资源向岛外延伸,达到国家优质均衡发展要求;以解决老百姓居住需求为核心,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探索保障性住房的“厦门蓝本”……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有较高的幸福指数。为方便百姓出行,财政持续加大投入。40年前,进出厦门本岛只有一条海堤,现在四桥一隧有力连接岛内外,轨道交通、第二西通道、第二东通道、厦门新机场还在加快推进,高效的交通,为百姓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锐意进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怎样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促进两岸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为促进两岸“三通”,厦门率先开辟台湾渔船停靠点,1997年海上货轮直航台湾,2001年厦金“两门对开”实现了52年来的重大突破。设立了多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引进大量台资企业。两岸共建台交会、海峡论坛、文博会等多个合作平台。

  “来到厦门,一点儿也没觉得是身处异乡。”不少在厦门创业的台商表示。现在,厦门经济特区已成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7年经厦门口岸往返两岸的旅客吞吐量达215万人次,约占两岸往返旅客总量的1/4。

  早些年的厦门,建一条路工程审批需耗费246个工作日,低效的行政审批成为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突破。2013年,厦门探索摆脱行政审批的“路径依赖”,启动“多规合一”改革,之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主流程已压缩到56个工作日。

  2015年以来,厦门市掀起了一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市委专门召开全会,从战略高度进行全面部署,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跻身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城市行列,构筑支撑厦门转型发展的新竞争优势。经过持续改革,全市近90%的审批服务实现“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市行政服务中心即办件比率达83.4%。实行“周末无休日”办事制度,打造了“24小时自助服务+15分钟便民服务圈”。

  高效能正加速推动厦门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前不久,根据第三方参照世界银行标准进行的模拟评估,厦门市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38位水平。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