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阳光,我们村就有收入”
来源: | 作者:农民日报

前些天,山西吉县窑渠村贫困户张广良的卡上准时收到了1300元钱。这是该村10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建成并网发电后,向村里贫困人口派发的“阳光收入”。看着一年一笔钱、连续三年打到卡上,对于这个光伏板板,老张终于放下了顾虑。

临汾市吉县处于吕梁山集中连片贫困区,下辖的窑渠村是个有着350多户人的贫困村,人均年收入在2015年以前只有2000多元。

三年前,地处山区、日照充足的吉县成为了国家光伏扶贫试点县。窑渠村也率先被选为光伏扶贫村,建设村级光伏电站。

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一座1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在村口的荒地上建成。10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400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配电室内,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了电网……

“晒着太阳,这些蓝色的板板就能挣了钱?”阳光照在硅晶板上有些刺眼,也照的张广良有些发慌,习惯了种粮打粮卖粮的他起初对此并不看好。

2015年,窑渠村的100千瓦村级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到13万千瓦时,年发电盈利10万余元。

“在光伏电站的收益分配上,我们制定了《吉县光伏扶贫项目管理办法》,重点帮扶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智障、大病等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和受灾人口。”吉县扶贫开发中心主任党建明介绍。

按照20%用于扶持无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人口,40%用于救助本村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意外伤害等原因致贫的农户,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公益性事业及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张广良和很多贫困户第一次拿到了光伏收益分红。

从那以后,他和村民对这些光伏板板上了心。刮风下雨的时候总会跑过来瞧瞧有没有事。村民的担心折射的是光伏电站建成后的运维问题。

2017年年底,一场厚厚的雪覆盖了整个村庄和光伏电站,雪后突如其来的降温更叫村民对光伏硅晶板忧心忡忡。与此同时,由一个微信群发出的指挥调度,一天时间内就将所有电站的积雪清理干净,把积雪对设备的影响降为零。

原来,临汾从市到县都设立了村级电站运维管理微信工作群,方便电站发生故障时及时交流。群成员包括分管的扶贫人员、乡长、村干部、国家电网技术员、电站管理员、运维技术人员。

此次窑渠村高效的积雪清理,就得益于吉县光伏扶贫运营维护单位在微信群里及时发布的科学清理电站积雪的方法,并统一指挥各电站管理员进行清理。

与此同时,为解决部分县村级电站出现故障但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排除的问题,山西省结合村级扶贫电站“小、散、远”的特点,启动了“千里眼”监测工程,将全省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录入系统,实现“小的放大管、散的集中管、远的拉近管”。

这样,村级光伏电站既有了与贫困户共享的收益分配机制,也形成了持续运行的管护机制。张广良和村民的担心也就此消除。

“现在我们每天最关心的是天气,只要有阳光,我们村就有收入。”窑渠村党支部书记刘创立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