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路为弦谱华章——安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来源: | 作者:贵州日报

  原标题:

  以路为弦谱华章——安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

  近年来,安远县抢抓交通运输部对口支援机遇,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联网路、旅游路、产业路、民生路建设,全县形成了外通内畅、北上南下、东延西进的综合交通网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支撑。2017年,该县先后荣膺全省、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通村通户通民心 

  5月8日,双芫乡合头村村民尧文喜家购置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我们村是安远最北端的一个边界村。过去村里道路泥泞不堪,路面坑坑洼洼,去趟县城得颠簸4个小时。现在路修好了,有车就更方便了。”尧文喜说道。

  近年来,随着宁定高速在村庄附近设立互通出口,省道沙龙至合头桥背等公路开通,以及25户以上通组公路全面实现硬化,合头村的交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5年前,安远还是一个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的“三无县”。2013年起,该县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交通事业建设。县领导经过多方调研考证,提出了以“构建大交通”为首的五大发展战略。如今,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部委的对口帮助下,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指导下,一张恢宏的全域交通蓝图在全县铺展开来。

  2015年以来,该县整合“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15.6亿元,新(改)建村组公路1802公里,实现了152个村进村主干道改扩建全覆盖,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或沥青路,18个乡(镇)全部开通客车。

   管好护好利村民 

  走进天心镇大分村,笔直干净的村组路连通乡邻,路肩两侧的绿化树随风摇曳。养路工杜德义完成路面清扫后,不忘向路过的村民普及农村公路管养知识。杜德义曾是贫困户,2016年成为养路工有了固定收入后摘掉了贫困帽。

  该县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员公益性岗位,安排200名贫困人员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实现了“扶持一岗、脱贫一户”目标。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危和社会稳定。该县实行县、乡、村三级路产路权保护模式,建立车辆超限超载监测站,构建了“源头管、路面查、追踪罚”全程治超体系。在各乡(镇)建立交通管理站及实行“路长制”,设立村级路政信息员,确保反映农村公路路况的信息畅通;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建立了养护经费增长机制;实行“五定一包”养护模式,对农村公路定路段、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报酬、包养护质量,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目前,该县1132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列入管养范围,公路列养率达100%、好路率达95%,打造农村公路养护生态示范路36条167公里。

   路通人和百业兴 

  “一个电商创客刚下了1000多公斤酸粉订单,我要抓紧了。”连日来,重石乡重石村村民赖文才忙着将米筛里的酸粉搬出来晾晒。

  酸粉是当地特色小吃。过去受道路交通等因素制约,重石村的酸粉靠批发零售,不仅价格低,销量也低。随着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推进,物流进村便捷了,“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应运而生。风味独特的酸粉通过文化创意营销,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欢迎。2017年,重石村通过电商出售酸粉超过5万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酸粉村”。

  为使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物流电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相互融合,该县充分做好“交通+”文章,通过“交通+物流”“交通+电商”“交通+旅游”模式,推进以路兴产、以产拓路、路产融合,不断释放交通综合效益。目前,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县催生生态观光果园20万亩、特色产业合作社200多家,发展起淘宝网店1800多家,涌现了“红薯村”“山药村”“蜂蜜村”等50多个独具特色的产业新村。(谢良峰 魏丽霞 记者 鄢朝晖)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