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巴楚:读懂非遗之美 传承技艺之魂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巴楚8月20日讯(通讯员: 夏盼盼)为进一步推进巴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传统文化走进现代生活,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近日,巴楚县2018年第一期文化艺术传承人、民间乐器卡龙琴及中华文化礼仪培训班在多来提巴格乡克其克托帕村开班,来自全县各乡镇的培训学员正整齐地端坐在凳子上,共同见证开班盛况。

    开班仪式上,自治区政协机关驻多来提巴格乡克其克托帕村工作队、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主要负责人鼓励学员好好学习,把卡龙琴的弹奏技术学会,努力当好传承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学员们也表示,要发扬工匠精神,努力把卡龙琴演奏和制作工艺传承下去,把祖国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学员热合曼·买买提说:对于像我这样喜欢弹卡龙琴和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要好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好好掌握弹卡龙琴的技术,下乡的时候,好好培养年轻人,培养人才,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民族团结而服务,好好培养下一代人。

    随后,民间艺人为学员呈上了精彩的卡龙琴演奏。随着激昂琴的卡龙琴声,老艺人们击鼓而歌,歌声时而粗犷豪迈,时而苍劲悠扬,赢得在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卡龙琴是维吾尔乐器里弦最多的古老弹弦乐器,用质地致密坚硬的沙枣木、桑木加工制作而成,卡龙琴的制作工艺于2009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买买提明.艾买提说:卡龙琴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巴楚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乐器,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了巴楚县首届卡龙琴演奏及中华文华礼仪培训班,目的就是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文化对冲,培养好更多的乡村文化人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各族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为巴楚县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一个月,除了卡龙琴弹奏、制作的培训外,还将开展中华文化礼仪培训,旨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间艺人,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文化魂,让贫困村民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文化脱贫。

    自治区政协机关驻多来提巴格乡克其克托帕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周杰说:作为深度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我深深体会到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难的不是物质扶贫,而是精神扶贫,实现乡村振兴难的不是产业振兴,是文化振兴。我们通过巴楚县文化艺术基地的建设,以及我们推出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就是要为我们精神脱贫寻找一个好的抓手,就是让我们的乡村振兴,特别是文化振兴有一个好的载体。从而为我们乡村振兴,为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脱贫攻坚奠定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杨龙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