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昔蒲村:精调产业结构 石旮旯挂金果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朗溪镇昔蒲村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在石旮旯里发展精品水果,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群众脱贫致富。
  金秋十月,笔者来到印江自治县朗溪镇昔蒲村,举目望去,漫山遍野挂满了“小黄灯笼”。走进果园,果香扑鼻而来,金黄色的柑橘一个挨着一个,挤满枝头,压弯了枝丫,果农田井阳一家正忙着采摘橘子出售,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果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明天遵义的水果老板就有两辆车子来收,我们村有多少收多少,我们家订了九百斤,价格是一块五一斤。”田井阳一边忙着装筐一边说。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田井阳家全部田土都种上水果,丰收年成要产水果五六万斤,纯收入都有三四万元,一家人守着“金山银山”衣食无忧。
  而十几年前,“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春耕一大坡,秋收几小箩”却是昔蒲村的真实写照。今年66岁的果农江孝霞就在这样的石旮旯里种红苕、包谷种了几十年,穷了几十年。如今她们家把全部土地改成种水果,说起这石旮旯里种什么划算,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红苕、包谷,一年下来收入就千把块钱,现在一棵柑子树就可以打百多斤,就有百多块钱。”
  果农正在采摘橘子
  如何既保生态、又发展经济,勤劳智慧的昔蒲人在农村产业革命中,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山上封山育林,山腰种植经济林,山下建设基本农田”的建设思路,在石旮旯里发展精品水果。
  如今昔蒲村,家家种果树,户户有果园,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专业村,全村水果种植达3500余亩,预计今年全村水果产量700多万斤,产值800多万元,漫山遍野的果树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