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松桃:秋后坝区逐浪高 百姓生活日日好
来源: | 作者:人民网-贵州频道
  
       大路镇平江大坝——亩产2400斤的寨冠村百香果基地,游人如织、客商云集,欢歌一路、飘香十里。
  普觉镇东门坝区——丈量土地的干部群众正在进行新一轮筑梦,新增的200亩猕猴桃基地。
  孟溪镇安山坝区——30多名工人正忙着摘香菇、注水、接种,桃源生态香菇基地又迎来了丰收季。
  去年以来,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按照“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总要求,全面推行产业革命“八要素”,有序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时至金秋,该县500亩以上坝区产业蓬勃、佳音频传。无数忙碌的身影在这片希望的沃土上,连续奋战、披荆斩棘。
  夯实坝区发展基础,解决推和种
  10月17日清晨,秋雾刚刚散去,普觉镇东门村支书曾宪林和村民早已来到田地里丈量土地,计划在坝区新增200亩的猕猴桃基地。
  “我们从坝区选择、土地丈量、产业落地,都有政府专班跟进服务,确保坝区覆盖的群众积极流转土地发展产业”曾宪林说。
  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坝区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松桃如何做到在松江河畔掀起农户改变过去传统农业习惯到参与现代农业的波浪?
  “全面落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促进农业由弱小变强大、农民由贫穷变富裕、农村由质朴变美丽,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松桃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上,给出时代答案。
  为使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有力,松桃成立了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县级领导对应脱贫攻坚联系乡镇(街道)领衔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明确工作专班加强服务指导,压实工作责任、突出打法精准,推进全县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坝区产业节节上升。
  “我们按照制定的坝区方案,统筹推进3个坝区建设,在工作专班的服务指导下,大力发展了蔬菜、猕猴桃、生猪代养等产业。”普觉镇副镇长曾鹏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户经济持续增收得到保障。
  该镇东门村在思想发动、产业选择、组织保障的条件下,今年仅猕猴桃,产量达60余万斤,按照每斤八元的市场价格,实现经济效益近50万元,辐射带动贫困户82户359人增收。
  松桃立足资料禀赋、市场需求、农民增收,制定了《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及58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子方案,在坝区内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面积12.77万亩,选择精品水果、中药材、蔬菜、食用菌、优质稻+等作为主导产业,辅以发展烤烟、牧草、花卉苗圃等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实现快步健康发展。
  为强化要素保障,去年来,松桃累计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8个,整合资金投入1.2664亿元,重点开展坝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及其他工程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坝区产业发展基础。今年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共4395万元,完善大路、寨英等8个乡镇内坝区的基础设施。
  注入坝区发展力量,攻克管和卖
  “猕猴桃今年初挂果,从个头和味道来看,成效很不错,来年一定有个好收成。”大坪场镇副镇长王猛说,在松桃馨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松桃爱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下,岩牛坝区的猕猴桃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大坪场镇落实“八要素”,大力引进和培育经营主体,推动岩牛、龙头、月城、水冲、干串等5个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向纵深推进。
  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发展思路,松桃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功引进了四川铁骑力士、特驱希望、梵净高科、健丰农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苗王高科、黔松酒业等一批本地省级龙头企业,发展桃源香菇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742家。
  为攻克产业管理难题,松桃组建了坝区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农机具的培训与推广,累计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坝区技术服务实现全覆盖。同时,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农民讲习所等平台,广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确保产业管理有效。
  “在专业技术服务的指导下,香菇成效明显,销路广、效益高。”10月18日一大早,桃源生态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春学便开始对员工进行分工,摘菌、注水、接种,有序进行。
  李春学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技术服务、资金保障、产销对接时刻跟进,在湖南、重庆等地实现订单销售,市场前景很好。
  在产业革命中,松桃牢牢抓住“卖给谁”这个关键,聚焦产销对接,着力健全产品流通体系。近年来,松桃不断补齐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条,组建县级农产品销售团队,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强品牌培育和推介力度,创新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对口帮扶”等机制,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助推“松货出山”。
  激活坝区发展活力,破解效和惠
  “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金、农民等资源,还实现了产业系统化推进、规模化布局、组织化生产、集中化投入、绿色化发展、市场化营销,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户增收。”望着眼前硕果累累的百香果,大路镇党委书记喻婧感慨的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
  在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进程中,大路镇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着力激活3个坝区发展活力,增强产业扶贫成效,仅后硐坝区的522亩百香果,利益联结贫困户144户588人,可实现户均增收1300多元。
  松桃创新推进组织方式,建立“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广“国有公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确保坝区发展有活力、见实效。
  “在‘合作社+基地+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下,今年能有400余万元的效益,惠及222户贫困户受益。”李春学如是说。
  “我在这里做很久了,一个月有2000多元,不仅收入不错,工作也不累。”在桃源生态香菇基地上班的低保户毛爱英正在摘菌、接种,动作很是娴熟。
  毛爱英是孟溪镇安山村人,做过两次手术,尽管身体瘦弱,但她靠着自己的自立自强,坚持在基地务工,一年下来,最少有一万八以上的工资。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通过发展香菇产业,仅今年,桃源生态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80万元的劳务费,有贫困户94户381人将享受18万元的产业分红,实现户均增收近2000元。
  松桃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引导坝区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明确农户在坝区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上的环节和份额,通过流转土地收租金、资金入股领股金、入企打工挣薪金、集体收益享利金、代种产业得拥金“五金”模式让农户增收,深化了产业扶贫,真正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实现生活日日美。通过发展坝区产业,辐射带动了7.0705万户28.7949万人增收。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