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释迦果 会否成为下一个“红江橙”
来源: | 作者:湛江日报
  原标题:湛江释迦果 会否成为下一个“红江橙”
  释迦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果园工人在修剪枝叶。(记者 李波 摄)
  10月20日,在离遂溪官田水库不远的一片果园里,粗壮的释迦树上舒展着比巴掌还大的叶片,叶下一个个小拳头大小的释迦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给果上保护套。
  这一连片600多亩的释迦果园,令农业管理部门印象深刻,多项现代果业纪录在此诞生——省内连片面积最大的释迦果园;亩均产值5万元;即产即清的存果周转率……农业部门正对成功攻克释迦果种植农科技术的这家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作进一步了解。而谙知该果园情况的我市果树农科专家普遍认为,这一突破性的种植技术及经验的推广,意义不亚于当年的红江橙。
  亩产值大幅领先湛江果业
  去年,这片果园亩均产值达到5万元!
  释迦果园每亩能种60株树,每棵树从11月初到次年清明前,可摘果60到80斤,收果期跨越元旦和春节的高端水果需求旺季。
  如果说,经历上半年高果价,亩产5万元的亮眼成绩单具有偶然性,那么,收获前果商的“落订”价更具参考意义。
  离首批摘果还有近1个月时间,国内大型水果电商的代表,已经一拨拨地踏上了这片释迦园。“每斤20元,全包了!”一名电商代表现场很干脆地报价。此时,在霞山大型超市的生鲜专柜,这种来自宝岛台湾的凤梨释迦果,零售价在每斤40元左右。
  “这个报价,比我们汇总去年的平均售价,要低一些。”经营该果园的市双双赢农业发展公司的负责人黄生向记者表示,从元旦到春节这段日子,果价还会大幅上扬。不过,他对今年的产销行情很满意,“今年的树粗了一小圈,成果率预期也高于去年,产量肯定增加,亩均产值超越去年,是大概率事件。”
  “5年前引种释迦果时,我是做足了各种不乐观的心理准备的,当时想,亩赚万把元就很满足了——当时的红橙行情,顺风顺水也就这个盈利率!”黄生说。
  据我市多名资深现代农业从业者表示,每亩年产值5万元效益惊人,此前达到这个亩产值纪录的有两次,是在廉江红橙市场行情最好的一年,也只有以5-7年树龄为主的部分橙园能达到这个数字,但不具行业普遍性。徐闻药用良姜单造亩产也曾达到五万元,但良姜的种植周期跨越好几年。如无意外,以连续两年亩产值超5万元的这片果园为代表的湛江新兴释迦果业,未来会长居果业亩均产值榜首。
  被农科专家“狂顶”
  连年亩均产值达到5万元的湛江释迦果业,未来真的会长居果业亩均产值榜首吗?
  长期关注湛江释迦果业的我市果树农科技术专家周文表示,创下亩产值奇迹的“双双赢”值得点赞。“这个种植基地,为内地大规模引种释迦果积累了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
  我市农科机构10年前便从宝岛台湾引种释迦果,但试种规模较小,亩产瓶颈一直未取得较大突破。对这一民营果园率先取得出人意料的进展,周文认为对湛江高附加值农产品有着极大的意义。“裂果、口感、授粉、产量四大引种难题都得以解决,在大规模种植的释迦果基地中,湛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释迦果原产于赤道穿越的美洲山地,其原始状态属“野果”状态,尽管抗风抗病力强且果味颇受青睐,但原品种自带籽多可食率低及树上裂果的属性,一直难以成为具备大规模种植的商品水果条件。上世纪中叶,包括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在内的现代农业强国曾掀起改良释迦果品种的热潮,不少现代农业财团投入巨资进行系统研究,从口感风味及丰产两方面均取得突破,但最终还是无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加勒比海及南地中海地区频发的风害,恰恰处于释迦果的花期,而地广人稀的澳洲,育出的新品种突破了自然授粉率低的瓶颈,但籽多食用率低问题解决不理想。
  真正让释迦果变身可规模化种植商业水果的,是宝岛台湾的果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不断改良品种,至今育出的台东一号、台东二号及凤梨释迦,成为在产释迦果品种的主流。宝岛台湾成为全球唯一向外规模输出释迦果的地区。常年输出量数千吨,今年更创下输出量新高,预计全年可达1.2万吨。以每个释迦果平均净重500克推算,每年国际水果市场上可交易的释迦果为1000万-2400万个左右,尚不能满足美国十分之一人口试尝一个的需求。
  释迦果得名来源有二:一是果形如敦煌壁画中密盘短髻的佛首;二是原产地美洲的称呼“苏格斯普”(Sugar Spple)。从现存史料可查询到,释迦果在湛江的种植,源于近代法国殖民者将近乎野生状态的释迦果带到现在坡头区,作绿化树种用。现在,湛江部分乡村农宅旁还存在这种被民间称为“番荔枝”的庭院树。在传统的广府地区外,潮汕和闽南,也是民间“番荔枝”分布较多的地区,但潮汕对这种近乎近乎野生状态的释迦果叫法独特——“林檎”,源自楚辞中对各种野果的统称。
  师傅上门邀徒弟合作
  早在去年的广东农博会展厅,展出的湛江释迦果便引起轰动。来自宝岛台湾的屏东果农协会来宾细尝了样果,认为其水准已不低于屏东果。今年上半年,宝岛果农组团到湛江的释迦果园现场探虚实,并进行技术交流。湛江的果园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来宾认为,这是目前内地鲜见的大规模引种成功范例,对热带水果释迦而言,湛江的光热条件更优越,未来产量提升的空间更大。
  不久,宝岛台湾的果农便致电提出和“双双赢”公司合作发展10万亩规模的大型释迦种植基地的意向。
  黄生则希望,能以合作社模式,把这一农业应用科技作更大规模推广,让这种在市场占巨大优势的高附加值水果,成为湛江果业新王牌。
  “过去,湛江知名度最高的水果是红江橙,我从事现代农业以来,一直在寻找湛江的第二个‘红江橙’,现在,湛江释迦果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红江橙’。我把企业命名为‘双双赢’,就是希望,让这片红土地上的果农,都能共享现代农业的成果,共享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成果!”据这位生产商介绍,近6年种植释迦果的日子,他一直在“痛苦”中突破,从现代农业的门外汉成为“农科狂人”。
  他表示,为突破最难的授粉技术,他一度食不甘味,甚至连车都不敢开,担心开车时满脑子的释迦花,影响行车安全。
  呈窄长而弯月形的释迦花,往往在傍晚时分开,此时蜂蝶等自然传粉昆虫已饱食回巢,加上淡绿色的花瓣实在太“低调”,连人工授粉的工人也要非常细心,才能从叶丛中一个不漏地进行人工授粉。在经历艰辛的授粉技术研究后,目前,这片果园在授粉技术上又取得新进展,完全可实现高效的自然授粉。
  除突破性解决裂果、口感、授粉、产量四大释迦果引种难题外,果园还在湛江首次成功应用了“覆种三叶草防稗杂草”先进技术。
  曾连交4年“学费”
  对释迦果农科技术的执着,一度让黄生有“切肤之痛”。
  “我连续交了4年‘学费’,第五年才实现盈亏平衡!”6年前,黄生决定投资引种释迦果之前,对市场做了大量的调查。“由于投入大,当时决定一种就种最好的品种,即便技术难度大也在所不惜!”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第一年,一棵树在长达4个月的收获期里就稀稀疏疏地挂几个果。刚发现这一苗头时,生产商到处找农科人员,但到底是水土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农科人员对这一没有太多前人经验文献的新型水果种植项目也拿不出有效应对方法。
  第二年,经多方外出走访成功种植者,挂果明显增加,但果还挂在树上就裂了,收购商一看挂果照片连门都不上。
  第三年,黄生很犹豫,继续投入种植嘛,吃不准要多久才能成功,资金链能不能撑得起,果业同行的各种善意建议电话,纷纷打上门了,建议改种别的水果。此时,黄生作出了一个至今仍庆幸的明智决定,高薪请亲友到外地成功生产的果园长期打工,把种植技术分解为多项细化技术,每解决一项均给予重奖。
  第四年,棘手的裂果问题基本解决,并在授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眼看盈利在即,却在授粉的花期遇到小台风,产量未达预期,但离盈利的目标很近了。
  第五年,裂果问题彻底解决,成果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均超出预期。
  成功的背后,原来都是汗水与艰辛。
  第二个“红江橙”或出现
  现代农业,始终无法回避一个过于直接的问题——亩产多少钱?
  即便是资深农科人员,也难以回答,因为他们,往往只对作物的品质、产量有把握,而对市场行情无能为力。但在释迦果市场上,长期呈现的是优产即优收的状况。
  一直以来,释迦果市场供应极度不足。对此,宝岛台湾的果农有着这样形象的比喻,要想表达不满,“可以用凤梨砸,用木瓜砸,甚至有时用香蕉砸,但从来没有用过莲雾和释迦果砸,因为这两样水果从来没有滞销过!”
  以连年国际水果市场上区区1000—2000万个释迦果的年供应量和海量的需求人口一比较,结论自不必多说。
  已呈连年优产优收态势的湛江释迦果与传统的红橙具有两大共性优势:一是收果期涵盖元旦春节的市场行情峰期,二是无须冷藏便拥有较长的常温保质期,释迦果摘果后要5至10天才完成纤维软化和果糖转化过程,才进入食用期。在科学的管理条件下,常温储存期甚至超过15天。
  此外,由于从原生的“野果”改良发展至现在的商用水果不过短短数十年,枝杆韧性极好的释迦树抗风能力强,即便是在花期遇上台风,也不会造成大面积折断这种毁灭性损失,仅对当年产量产生影响。根据来自宝岛台湾的实践,单树经济收获期,可达20至30年,期间从未发现天敌性的病变灾害。
  基于湛江释迦果的成功引种并连续实现创纪录的亩均年产值,以及多项传统技术难题的突破,我市不少农科专家和现代农业从业者均高度关注着,湛江特色水果产业的“第二个红江橙”,能否出现。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