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打造现代农业发展“迎河样本”
来源: | 作者:新华网
  11月19日,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江苏南京开幕,吸引了全国5000多名创业型新农民和1000多家创新型新企业参加。
  当天,来自安徽淮南寿县的迎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全市唯一一家被邀请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典型亮相现场。
  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土壤结构不利于传统农业生产……一直以来,寿县迎河镇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短板,世世代代的耕种始终无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近年来,迎河镇紧抓“质”的导向促转型,瞄准产业结构调整精准发力,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的崭新路径。
  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建立富含科技、高效的现代农业,迎河镇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
  2014年10月以来,迎河镇通过流转土地,建立了总面积10.9万亩迎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涵盖全镇14个村(居),351个村民组。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累计投融资3.75亿元,已经建成生态农业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园区三大板块。2018年,示范区主导产业产值达11.34亿元,吸纳就业人数2565人,解决当地贫困户就业人数1620人。昔日贫瘠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梦想的果实。
  进入11月,天缘民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顾军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在他的生产车间内,除了以标准化育苗工厂培育种苗,供应周边农户的种苗需求之外,还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寿县试验示范站”,专项攻坚高温堆肥、秸秆转化技术,经过2年多的研制,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也取得了新突破。
  如今,中国水稻研究所作物秸秆转化中心已正式启用,在全国领先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和农作物育苗基质,用作土壤改良剂,成为水稻育秧、蔬菜种植和城市园林绿化的载体。
  “今年我又追加了投资,增加了低温室、有机肥机械化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现在产品远销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反响良好,供不应求,今年已销售13000多吨,按每吨650元市场价格,销售额超800万元。”顾军说。
  顾军只是迎河镇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告别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工艺,让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带头,采用机械化生产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让迎河镇找到了一条致富新路。
  如今,“心连心”米业、粮食收储、天缘民心科技等1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7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43个家庭农场、279户种养殖专业大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农村增绿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位于示范区内的锦绣园黄桃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基地与八大家现代农业观光园隔路相望。锦绣园黄桃绿色生态休闲观光基地以优质黄桃种植为主,辅以土鸡、皖西白鹅养殖,实现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而八大家现代农业观光园内的农事体验、果蔬采摘、苗木培育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
  三、五年前,这里还是面积少、人口外流多的村落。通过大育苗、大造林,当地的森林覆盖率现已从2013年底的8%攀升到今年的22%,翻了近三番。与树木植被一同增长的还有老百姓的收入、幸福感和归宿感,园区内村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万元。
  迎河镇常圩中心村是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覆盖门西、门东、蔡郢、和平、松林5个村民组。目前,该中心村已初步建成为“蓝色和绿色共绘,古朴与时尚共存、创业与产业共振”独具迎河特色的美丽乡村。
  更多配套支持也在探索和完善。中心村总投资3200万元,新开挖清淤扩建水渠3条,拱桥5座,打通连接整治区,配套雨污分流管网和道路3.5公里,改水改厕45户,中心村内每户人家配套太阳能,安装太阳能路灯24盏,生态停车场1个。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迎河镇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寿县试验示范站、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寿县大棚芦笋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上海市辰山植物园科普基地迎河苗木花卉试验示范中心、郑州果树研究所等7家科研单位入驻园区设立产学研技术推广平台,大力汇聚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开展先进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示范区已建成现代粮食产业基地5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特色林果基地50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1万亩、优质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2处。围绕“种养加一体、产学研协调、科技示范创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迎河农业科技示范区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2018年12月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农业增效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沿着寿霍路一路前行,驱车行进至淮淠河淮堤,道路两侧或是成排连片的大棚,或是一望无际的果林,一个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处处闪现着忙碌的身影。
  地处示范区核心区的绿园特种水产生态养殖基地,育有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螃蟹、桂鱼、甲鱼等品种的鱼塘有序排列着,在水产养殖气象观测监测自动站的显示屏上,水产养殖PH值、重金属、富养、氨氮含量以及气压强度等核心指标一目了然,负责人刘克占正在研究全新循环水养殖物联网系统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自从返乡创业后,他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目前,养殖基地水面占地1450亩,其中标准化精养池塘680亩,建设了30亩池塘循环水养殖示范点,示范推广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产品远销合肥、南京、常州、上海等专业水产批发市场,年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
  “这两年政府有了许多好政策,为我们创业打造了好的平台,让我们返乡青年能发挥一技之长,圆了创业梦,也能为家乡的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刘克占说。
  2015年以来,公司申请并获国家授权专利12项,相继被认定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寿县水产局新型渔民培训基地,其公司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和联合体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病虫草害无害化防控技术、全量秸秆还田技术……科技的力量在这里得到有效发挥,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点、科技专家大院寿县特种水产分院在示范区建立。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工业集中区拔地而起;寿霍路、李迎路、十迎路沿线三条林果绿色长廊涨势喜人;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特种水产、健康畜禽四大农产品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迎河镇示范区“一区三廊四基地”已经形成。
  “示范区建设以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四基地、三廊、二村一园’为目标,以‘三产’融合、‘产村’融合为主抓手。”迎河镇党委书记李景练表示,将继续扶持乡镇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推动畜牧、水产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让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产业振兴新格局逐渐展现。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