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助力 “苎麻之乡”重塑辉煌
来源: | 作者:湖北日报
  在中国,北纬19度至39度之间,生长着一种独特的农作物——苎麻,因其产量约占全球九成,它被称为“中国草”。苎麻纤维具有轻薄、透气、韧性强等优点,被誉为“天然纤维之王”,广泛用于服装、家居、医疗和军工等行业。
  湖北省咸宁市,曾因苎麻而辉煌,被誉为“苎麻之乡”,但因苎麻加工中的传统工艺污染重、能耗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我省高校团队首创的绿色技术,助力“中国草”恢复生机。在“苎麻之乡”的田间地头,绿草成纤的希望正蓬勃生长。
  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工艺
  不久前落幕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草团队“绿草成纤:中国草变致富宝”项目,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还拿下湖北省首枚“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团队成员白云介绍,这个项目由该校应用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研究方向的6名博士生组成核心成员,生物技术与绿色制造领域一流专家进行指导。“在咸安多次考察时,我们了解到苎麻纤维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胶,但是传统脱胶工艺需要使用大量酸碱和高温高压,污染重、能耗高,当地已有20余家苎麻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而被关停整改。”
  能不能从源头彻底抛弃化学品?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中国草团队终于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出苎麻高效脱胶菌株,用它替代化学试剂,化学品用量减少90%,燃煤用量减少约64%,废水量减少约57.4%,纤维品质超过一等品标准。
  “苎麻之乡”恢复种植面积
  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绿色生产拉动苎麻种植。
  在贺胜桥镇花坪村,咸安区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股股长李大为指着面前绿油油的苎麻对记者说,“看,这都是2018年政府鼓励农民种下的,它一年三季,长得很快,要不是2019年干旱,会长得更高更壮!”这是农户陈圆周的50亩苎麻地,每亩补助400元。2018年,咸安区投资300万元采购了1000多万株种苗,目前成活3300亩。就在两年前,该区苎麻种植面积还不到1000亩,而鼎盛时高达3万多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
  上世纪90年代,咸宁市苎麻种植面积达40万亩,成为全国三大苎麻产区之一,并成长出一批麻纺企业,产品俏销海外。受全球经济波动等影响,从2012年起,苎麻原料需求量下降,收购价跌至每公斤2元,农民忍痛大量毁麻。2017年,麻纺织品需求转旺,苎麻原料短缺,价格回升至每公斤16元。作为“苎麻之乡”的主产区,咸安区开始大力发展苎麻基地,通过实行免费供苗、基地建设补贴等方式推动农民种植,计划在5年内恢复种植苎麻2万亩。
  “现在农村劳动力少,而且岁数大,手工收麻剥麻强度太大。”李大为指着一台红色剥麻机向记者介绍,这是企业奖励给农户的,种30亩苎麻奖一台,同时保证收购底价。机械辅助剥麻,效率大幅提高。
  绿色技术助力,政府积极引导,“苎麻之乡”迈开重塑辉煌的步伐。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