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农业科研领域的“小岗村”实践(2)
来源: | 作者:admin

难在哪儿?

对“权益激励”的“分类管理”

  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对科研人员进行物质激励是国际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用做法,在国内也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但现实中“权益激励”的政策藩篱却难以突破:同是科技人员,非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享受“权益激励”政策,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形式持有股份,这本就无可厚非。但很多有能力出成果的科研人员同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是否也能享受,如何享受呢?这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管理。

  今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治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

  基于此,农业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提出了“分类管理”的试点办法:根据科研人员有无党政领导职务和相应职权大小划分为四种类型,明确每种类型科研人员相应持股兼职等政策。制度设计让成果完成人放心地享受国家激励政策,“分类管理”机制在4家试点单位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认可。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告诉记者:“改革试点依据科研人员身份特点,严格区分‘官’和‘家’,实行依岗定性、分类管理,鼓励依靠‘智力’成果致富,防止通过‘权力’谋私揽财。”

  分类管理机制因此也被认为是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改革中斩断乱麻的那柄“快刀”,一刀劈下,体制理顺,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得以依法有序流动,不仅对种业自身的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打造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升级版,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既离不开科研单位,也离不开种子企业,而科研人员由科研单位向种企流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到企业去,薪酬高、待遇好,但是能否长久稳定是个未知数。很多科学家对于离开科研单位,职称、职务、养老难以割舍,彻底放弃身份难以接受。

  人才流动起来,创新活力才能真正释放。早在2013年,国办发布意见,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通过兼职、挂职、签订合同等方式,与企业开展人才合作;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作;鼓励育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中提出: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征得单位同意,可以兼职到企业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离岗创业,在原则上不超过3年时间内保留人事关系,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离岗创业期间,科技人员所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原则上不得中止,确需中止的应当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办理手续。

  科研人员在依法流动和享受权益的同时,不至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而科研单位自身生存发展却与科研人员流向企业产生了一些矛盾。

  “科研人员,尤其是骨干,都流向企业,为企业服务去了,我们科研单位怎么生存?非科研人员的待遇降低了怎么办?基础性研究哪还有人搞?”这也许是改革推进过程中,科研单位领导们最头疼的问题了。

  为此,改革试点提出“三个不能”原则,即改革中基础研究不能“改弱”,职工收入不能“改少”,单位实力不能“改小”;要求权益分配兼顾成果完成人、转化人员及科研单位利益;确定不同类型成果权益分配比例时,越是基础性成果比例越高,要求不低于60%。按照改革的要求,未来,科研院所将越来越多的承担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国家也将进一步加大这类研究的投入,而应用性研究及其商业化运作将逐步向种子企业倾斜。

成效如何?

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

  经过两年探索,种业权益改革这片“试验田”也在实践中受到了检验,金灿灿的收成为改革成效做了最好的注脚。

  在成果赋权的藩篱被突破之后,科研人员从“要我创新”转变为“我要创新”,“赋权”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改革后,试点单位的基础研究地位得到强化,并创造出大量“看准市场”“瞄向田间”的新品种、新技术。种业领域的创新成果逐步由过去的出售技术产品为主转向以知识产权成果转让为主。试点中提出的“依岗定性、分类管理”等原则,给科研人员的创新致富“松了绑”。

  “改革让科研人员通过创新得到了实惠,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更高了。” 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邱丽娟感慨地说。据统计,改革试点启动以来,4家试点单位已梳理出635项种业科研成果,将391项成果确权到科技人员,明确个人权益不因工作单位和岗位变化而丧失,给科研人员吃上“定心丸”。试点单位在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基础性研究同步加强。初步统计,近两年4个试点单位科学家在 50种重要国际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114篇,占到近10年论文发表总数的30%,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计划课题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改革试点让一大批科研成果流动起来。国家种业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启动两年来,申请进场的科研成果快速增长,数量已经过万,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宽,由过去以品种权交易为主,扩展到发明专利、基因资源、育种材料及杂交制种技术等,种业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

  科企合作更紧密,也是改革试点的亮点成效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与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选派常规育种、分子育种、生物信息等各个方向的教授到企业兼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全方位战略合作,作物所玉米课题组科研人员整建制到企业兼职,共同打造企业育种研究院。搭建海外人才引进平台也是一项改革创新举措。两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通过千人计划、“青年英才计划”等,积极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人才。中玉金标记(北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引进了一大批回国创业的骨干科研人员。初步统计,近两年我国种业骨干企业引进高层次种业科技人才83人,其中从海外跨国企业和著名机构引进高级科学家19人。

  “激励”要放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让种业科研体系乃至整个种业稳固推进、良性发展。从试点开始,农业部就一直在统筹好政策激励与制度防腐的关系,初步统计,试点单位先后制订相关制度22个,让每个科研人员都了解政策所激励、规定所禁止,实现激励创新与严防腐败的有机统一。

  种业权益比例改革受到种业科技工作者的拥护,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并将改革的理念和经验写进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中:2015年国办发59号文件提出,“在总结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创新仍在路上,改革未有穷期。两年前,改革试点的种子从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土壤里破土而出。今年7月8日,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创新种业人才发展机制和深化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为突破口,健全种业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和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权益分享,着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解决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总结种业科研人才流动和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基础上,将改革成果从试点向全国全面推广。到2020年,形成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相对分工、相互融合、“双轮驱动”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这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改革探索中,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发展的种业强国之路愈加清晰。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