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辽宁频道!
阜新:心中有你 民生幸福成色足
来源: | 作者:记者 田甜

编者按

  稻黄豆熟蟹正肥,果红穗满米愈香。金秋时节,广袤的钢都大地五谷丰登,丰收的田野展开最美的画卷。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又如期而至,这是农民自己的节日,这是展示丰收的舞台!

  从即日起,《鞍山日报》推出《丰收节·金秋垄上行》专栏,展示广大农民群众的时代风采,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呈现“三农”发展辉煌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充分展现各地丰收的喜悦,形成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的浓厚氛围,凝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眼下,海城市的水稻陆续进入成熟季,一株株水稻根茎壮实、结实饱满,风吹稻浪滚滚,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18日,在海城“鱼米之乡”温香镇的一处水稻种植区,种植大户殷家良正在田里做田间管理,他种植的1300亩水稻因管理到位,长势非常好,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殷家良高兴地说:“得益于海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这几年的水稻都不错,穗子大、粒饱满,再有20余天便可进入收获季,看样子又是一个丰收年。”

  殷家良从2013年开始种植水稻,近几年,从水稻育苗到苗期管理等多个环节都采用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手段,保证了秧苗质量,省时又省力。同时,在施肥、打药阶段更是有无人机的参与,利用无人机精准作业,确保撒施均匀、不重施、不漏施,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年我种了辽星和盐丰两个品种的水稻,亩产预计都能达到600公斤以上。”殷家良说。“丰”景如画的稻田,是百姓致富增收的“希望田”,更是夯实粮食安全的主战场。近年来,海城市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健康、生态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优质大米品牌,科学选育,并多次邀请技术能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田间指导、开展农民田间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耕种水平,为优质水稻高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据统计,今年,海城市水稻种植总面积约为27万亩,预计10月中旬陆续开镰,并通过全机械化收割,力争实现全年大丰收,遍地稻花香。 

  (全媒体记者 战风)

 

把群众急难愁盼时刻放在心上,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民心。

  今年以来,随着“厚道阜新、心中有你”民生系列工程的次第展开,一幕幕动人场景在阜新大地上演,令人动容。

  福利院走出首位大学生

  9月14日,阜新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收到22岁养员阜楠羽发来的微信照片。照片上,刚刚成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阜楠羽笑得很开心。

  阜楠羽从小在阜新市儿童福利院长大,去年高考落榜后,由于已年满18周岁,便转到阜新市社会福利院生活。落榜后的阜楠羽情绪低落,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积极疏导下,他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我要复读!”

  得知阜楠羽的心愿,福利院全体人员深受感动,决定帮他完成心愿。复读期间,阜楠羽周末回福利院,都有工作人员接送。为了让他安心学习,福利院为他安排了单间,配备了上网课用的电脑。阜楠羽听力、视力和语言有障碍,工作人员就用微信开导和鼓励他。

  在大家无微不至的帮助下,今年,阜楠羽重新参加高考并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录取,成为阜新市社会福利院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成就一段举全院之力呵护梦想的动人故事。

  惠民大食堂里感受幸福“食光”

  每天11时30分,家住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米家社区的赵凤琴便会准时来到社区的惠民大食堂用餐。自5月28日惠民大食堂开业以来,赵凤琴几乎天天来,成了这里的忠实“食客”。“食堂办在家门口,下楼走几步就到了,饭菜有荤有素有营养,价格实惠品类多,对我们这些独居老人来说太方便了。”赵凤琴说,到食堂吃饭成了她每天最幸福的“食光”。

  明厨亮灶的专业化厨房、可口的饭菜、干净的就餐环境,让老年人既开心又放心。赵凤琴和老伙伴们围坐在一起,边品尝着可口的饭菜边唠家常,欢笑声在食堂里久久回荡。

  王强家人流下甜蜜泪水

  8月的一天,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居民王强(化名)的亲属来到细河区民政局,一边向工作人员讲述,一边抹眼泪,几度哽咽。原来,36岁的王强一直未婚,今年5月因颅内出血、间歇性脑梗死、肺炎等病症,两次住院治疗,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患病的母亲和亲友暂时照料。因王强出院时间短尚处于恢复期,办不了残疾证,无法按照重残保障的方式获得救助,一家人的日子顿时陷入困境。

  细河区社会救助业务办公室了解情况后,依据阜新市低保对象审核确认工作的相关规定,按照审批确认流程为王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王强家人在拿到低保金的时候,激动地哭了。

  只不过,这一次的泪水是甜蜜的。

  网格员的“窗帘之约”

  每天清晨,阜新市新邱区新发屯街道繁荣社区双目失明的马振林准时起床,摸索着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这是他每天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和网格员邓凤军的“窗帘之约”。看到窗帘拉开了,邓凤军才放心地离开。

  “陪伴你”专项行动启动后,邓凤军除了每天雷打不动赴“窗帘之约”,还经常到马振林家里串门,唠唠家常,下厨炒几个拿手好菜,代买需要的药品,帮助马振林办理残疾证年检……在天长日久的陪伴过程中,彼此从谈心到交心、从交心到知心,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陪伴你”的行列,白天看看窗帘是否拉开,晚上观察灯是否点亮,网格员、志愿者用这种温情的方式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

  格桑花开在残疾女童心中

  不久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格桑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塔营子镇社会工作和社会救助服务站驻站社工刘丽打来的电话。刘丽到塔营子镇西大巴村村民小李家中探访时,发现其4岁女儿患病严重,于是向镇社工站承接机构——格桑花社工中心发出求助。

  原来,小李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祖孙6口人共同生活。小李的爷爷身患肺癌,是个重症病人;奶奶年近80岁,身体大不如前;4岁的女儿重病残疾,急需治疗。

  社工中心项目督导员借助微信公众号讲述了小李家的情况,网络上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3天时间便捐赠善款3000余元。同时,阜新县民政局决定为孩子提供临时性救助。

  日前,社工中心工作人员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大米、豆油、食物、衣服等生活用品,组织志愿者团队,与镇领导以及镇社工站驻站社工来到小李家中看望老人和孩子,并把爱心人士的捐款交到了小李手中。

  (记者 田甜)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