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西行博尔塔拉】之三|青色草原文化地标
来源:张万振 | 作者:张万振

  【西行博尔塔拉】之三|青色草原文化地标

  张万振

  我站在“达勒特古城”,凝望着摆放在“古城”上方那一只来自远古的玻璃瓶,那是一只从达勒特古城出土的玻璃瓶。

  达勒特古城遗址复原的景观,就在我的脚下,一方钢化玻璃幕下,在灯光映照下,让人浮想联翩。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达勒特古城遗址”的展馆部分格外引人注目。

  达勒特古城,天山以北草原地区著名的“孛罗城”。到唐代中叶,孛罗城就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至宋代,孛罗城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中原保持了较为频繁的交往。

  古城位于博尔塔拉河和大河沿子河交汇处之北的黄土高地上,所在区域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草原广袤,沃野万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南越果子沟可通伊犁河流域;北去阿拉山口可通蒙古大草原;东沿天山北麓可至历史上的北庭、蒲类海、哈密直至河西走廊。

  历史上,博乐就是新疆天山北部的重镇,西域各个民族南来北往、西迁东进必经之地。

  这座古城遗址,出土过宋元明时期陶水管、方砖、玻璃碎片、金手镯、金条、金饰带、察合台铜币、金币等众多的遗物。      公元1259年,常德奉命出使西亚,路过孛罗城,随行的刘郁在《西使记》向后人还原了“过孛罗城(达勒特古城),所种皆麦稻……城居肆囿间错,土屋窗户皆琉璃”富足安康的生活场景。

  在博物馆里的玻璃瓶及零碎的玻璃片、铜币、陶片等经过专家考证的文物证实了刘郁的记载。承载了这个地方最具有可读性的历史,浓缩着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风味和标志性文物。

  达勒特古城不仅成为了博州厚重历史文化的见证,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访博乐的游客几乎都会参观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博物馆,徜徉在历史文化展厅,在头脑中浮现古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铃声摇曳的情景。

  过去学界认为玻璃器在古代十分稀少,故应该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可能拥有及使用。但近来研究则认为古代玻璃器生产和制造都不难,惟不易保存故后世所见稀少。

  玻璃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也是一种很有历史的包装材料。其实从汉代开始,墓葬里就开始出现玻璃容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中便出土了一个玻璃耳杯。据专家分析,这是从西域流入中国的罗马玻璃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西方玻璃器大量输入中国,连带生产玻璃的技术也传了进来。中国古代的工匠又经过创新,就生产出了自己特色的铅玻璃和碱玻璃。

  从达勒特古城出土的玻璃瓶,不失为我国古代玻璃器的一件精品。

  一个商品经济发达,贸易繁荣并能自制货币的重要城市,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见证。

  文化地标

  传承中华文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位于博乐市南城区锦绣路,一座蒙古包外形建筑格,一篷金色大帐蒙古包居中,两篷小蒙占包分布东西两侧。一座被南来北往的旅游者誉为“青色草原文化地标”。看它第一眼 ,就记住了博州。

  清朝人洪亮吉眼里的“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的博尔塔拉,它东连塔城,南连伊犁,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毗邻。来到博州,走进这座以草原文化为主线的博物馆,就开启了一场时空之旅,那些神奇的历史故事、不同时期的文物,它一端连着灿烂悠久的草原文化,另一端接着现代文明。

  博州博物馆从达勒特古城出土的玻璃瓶,将带我们去了解一个逝去的遥远世界。

  博物馆开设有“草原古道,肆囿孛罗”、“壮美博尔塔拉,和谐民族家园” 两个展区,采用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博尔塔拉的历史文化风貌、地方文化特点和民族民俗特色。

  博物馆里盛放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或者从前人家使用过的器物、书画都是文化的载体。

  博物馆现藏有文物2000 余件(套)。其中国家 文物有6 级文物有51件。石器类、 砖瓦类、玉器类、陶瓷类、金属类、玻璃、料石类、货币类、织绣皮 革类、竹木漆器类、印章类,门类齐全,充分反映了博洲历史文化的 悠久、厚重。

  眼光静静地掠过,用心体味,其实能够看得见血与火与水的历史流过,文化的长河、血脉的长河,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根在哪里?

  站在博物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形沙盘图前,感觉比阅读很多的书籍文字更能加深对这里的印象。

  博尔塔拉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地,正所谓“草原古道,肆囿孛罗”。

  草原古道又称为天山北路,指的是天山北麓草原地带的交通线。三国时期称为“北新道”,隋炀帝年间裴矩的《西域图记》提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的三条道路中,就有一条是草原道:从伊吾经蒲类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林国,达于西海。这是一条通往罗马的草原丝绸之路。

  高昌回鹘时期,丝路北道从北庭经阿尔泰山进入回鹘牙帐三千里路程。蒙元时期许多人都通过这条道路经过博尔塔拉直入中亚。

  这一时期的草原上还有一条重要的道路,这就是从和林出发,逾阿尔泰山,经布伦托海、叶密立、过孛罗城,沿着赛里木湖东岸到达阿力麻里(今霍尔果斯境内),前往中亚、西亚的通道。

  成吉思汗西征时曾经路过博尔塔拉,公元1219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大军西行,在《西游录》中记下了“不剌城”地名,或许就是元朝人常德口述、刘郁笔录《西使记》中的孛罗城。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

  整个展厅呈闭环状,布局上以“草原古道,肆囿孛罗”为主线,整个展厅以时间为序被分5个部分:序厅、石器和青铜展厅、铁器发展展厅、达勒特古城与查干苏木遗址展厅、察哈尔西迁和土尔扈特东归展厅及沧桑岁月曙光初照展厅,展示了博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远古的博尔塔拉游牧生活通过三件标志性展品,只见摆放在中央的是铜鍑;序厅环形墙面为岩刻画浮雕;序厅顶部是放大了的察合台铜币图案。

  铜鍑是公元前5~前3世纪,它是目前新疆发现的最大一个铜鍑。

  铜鳆是草原先民们用来烧煮祭祀物品的器具,它带着出土青铜器特有的斑斑绿锈,鳆的两边分别有一对横耳和竖耳。青铜器和祭祀行为的存在,可以推想当时的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一个 比较高的水平。

  博物馆展出有来自博乐市达勒特古城遗址采集的察合台铜币。铜币呈不规则圆形,无孔,直径约2.4厘米,打压法制成,钱币正反两面铸有古代科斐体阿拉伯文宗教颂语,为13世纪察合台汗国时期钱币,铜币上的铭文为阿拉伯文字,翻译成汉语为 “布刺特打制”。

  石人岩画

  辽阔的荒原上,矗立着一堆巨石,石头上刻画有人脸,这在当地被称为“石人”。其雕刻工艺古朴、逼真、形象生动,是游牧民族消灾辟邪、祈求祖先福佑的吉祥物。

  在石器时代展厅,最具代表性、最抢眼的是国宝级文物“阿尔夏特石人”。它头部雕凿出一个宽圆的脸庞,一对突起的细长眼睛和高高的颧骨,上唇有两撇八字胡须,颈饰项链,身上雕凿出翻领,腰部束一根宽腰带,右手举杯至胸前,左手持剑于腰部,脚蹬皮靴,腰带配挂酒壶和匕首,雄赳赳一个武士想象跃然于前。

  岩刻画是古代草原游牧民族观念意识的载体,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据专家推断距今约3000余年。

  博州境内山岩上先后发现有40余处岩画遗迹,游牧在草原上的先人用原始工具,在坚硬花岗岩上敲凿打磨出狩猎、祭祀、舞蹈的场景和人物、野生动物、家养动物,以及一些原始符号图案。

  博乐古代岩画大多刻在山涧巨石上,岩石都是发亮的黑沙石,刻痕不深但清晰,反映的都是当时的牧区生活,可以见到当时的草场和放牧情形。

  这些岩画大多刻在草木繁茂,水源丰富,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山涧巨石上。岩石都是发亮的黑沙石,刻痕不深,但比较清晰,反映的都是当时的牧区生活。如一块石头上刻着形状不同的十七个大头羊和山羊等形象,高或长十一厘米至二十一厘米不等,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场和放牧情形。另一块石头上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马,前面还有一匹小马,最前面是一条狗。从这幅岩画可以看出,这是记载当时猎人狩猎的情形。还有一块岩石上刻有一个牧人,四周有牛、羊、马等动物,另外有一个形如圈栅的房子,圈内有一条狗(或许是狼),较远处还有一个骑马的人,其余部分因自然破损已辨认不清。这幅岩画可作两种推测:可能是草原上放牧的畜群;也可能是圈内的畜群受到狼的袭击而向四处惊散。

  所有这些岩画都显得很粗糙,雕刻水平不高。从岩画附近一般都有石人像和石堆来看,它们可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其中岩画可能出现最早,应是古代游牧民族石刻艺术的开端。因此,岩画对研究当时的牧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有一定的意义。

  东归西迁

  自古以来,博尔塔拉河流域就是水草肥美的牧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古代先民游牧的天堂。山间草原上遗留的大量古遗址、古墓葬、草原石人及岩刻画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其中有金币、银币、金银饰物和石器、铜器、陶器、瓷器、木器等。它们既是古代先民们游牧生活的缩影,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博州历史文化的悠久和厚重

  “察哈尔蒙古西迁”和“土尔扈特蒙古东归”这两大事件,是中国清代史上两个突出的历史政治壮举,体现了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

  土尔扈特东归,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压迫,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140余年的土尔扈特部,由首领渥巴锡汗带领族人冲破重重阻碍,历经磨难,行程万余里,于公元1771 月底7月初,仅剩7万人到达伊犁,终于回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公元1772 年,西路首领默门图及其所辖部众被安排到了今天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游牧。

  哈尔西迁图,向我们展现了察哈尔蒙古西迁戍边的历史故事。18 世纪中叶,清政府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为确保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和军事防御, 1762 年一1764 年,清朝政府从察哈尔蒙古中抽调2000 兵丁,从今天河北省的张家口出发,携带家眷,历尽千辛万苦,西迁新疆安置于博尔塔拉地区戍边屯垦。西迁的察哈尔蒙古在赛里木湖畔与卫拉特蒙古长期相处,从讲东蒙古方言逐渐过渡到说卫拉特蒙古方言,并使用能够清楚记录卫拉特蒙古方言的托忒蒙古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统一使用胡都木蒙古文。

  察哈尔是成吉思汗的护卫军,他们骁勇强悍,有

  “利剑之锋刃、盔甲之侧面”之称。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4月,首批1000名察哈尔八旗官兵由内蒙古扎噶苏坦淖尔出发,开始了西迁新疆戍边的历史,至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4月15日到达赛里木湖畔。第二批1000名察哈尔官兵于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5月出发,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5月到达赛里木湖畔。西迁的察哈尔蒙古大部分安排在了今天的博尔塔拉境内,将一腔爱国热血世代相传,成为博尔塔拉河永远的记忆。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跨”。新疆最大的高山湖泊、闻名遐迩的赛里木湖,毡房点点,炊烟缭绕,草原风情浓郁。日印波光,月落青萍的艾比湖,是鸟类的王国和盐化工业宝地。新疆最美的地热温泉,是游人避暑疗养度假的理想去处。亚洲最大的花岗岩博物馆、诡秘雄奇的哈布图哈怪石沟,令游人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哈日图热格森林公园,被人称为上帝图画的油画世界。集草原文化之大成的“那达慕”草原节盛会,是新疆三大旅游节之一。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察哈尔西迁,谱写了博州壮丽历史诗篇。

  走过博物馆,穿越博尔塔拉几万年的历史时空,如同进行了一次草原文化的魅力之旅。

  和谐景象

  民俗展厅“壮美博尔塔拉,和谐民族家园”深层次挖掘并全方位展示了世代生活在博尔塔拉各民族一体多元、血脉相连、水乳交融,共同创造优秀灿烂文化的和谐景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馆陈列展出的200多件文物、300多幅照片、几十幅挂图、铜像、雕像和若干历史地图等,都纷纷以鲜明的红色主题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再现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时代风貌、历史瞬间和革命历史,博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一个自治州,面积24,934.33平方公里,博乐市为州府所在地。博尔塔拉系蒙古语,意为银灰色的草原。博州的东部与塔城地区相连,南部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毗邻,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界长达380千米,有“中国西部第一门户”之称。

  ……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瓦剌人进入博尔塔拉游牧。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准噶尔首领巴图尔浑台吉征服阿拉套山的两个哈萨克部落,博尔塔拉为蒙古准噶尔部所辖。

  1644年清朝中央政权建立。此时,瓦刺部逐渐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史称厄鲁特四部或卫拉特四部。

  1671年之后,准噶尔贵族内部因权力之争发生内讧,内战持续不断。至1758年,清政府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七十余年,才最后平定了准噶尔上层贵族的地方割据势力,继而又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了西域。清政府统一西域后,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和措施,于1884年把西域改称新疆。

  1762年在惠远设"伊犁将军府"统辖除阿尔泰地区以外的整个新疆军事和行政事务。同年在精河东岸筑安阜城,在大河沿、大营盘、小营盘等地派兵驻防,在固尔图、托多克(托托)、精河、托里、五台、四台、三台等地设军台、营塘,并在博尔塔拉一些要害地界和国境线上还陆续设置了21所卡伦,保卫边境。

  1913年~1942年(民国2年~31年),博尔塔拉境内的精河县、博乐县、温泉县相继设立,隶属伊犁行政长公署管辖。

  1944年9月,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爆发。同年冬,博尔塔拉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开展游击战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1月,解放军进驻精河、博乐两县。

  1954年7月1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并相继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如今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有35个之多,他们世世代代共同守卫边疆、建设家园,为祖国的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他们世世代代共同守卫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共同创造了博尔塔拉光辉灿烂的历史悠久文化。民俗厅集中展示了蒙、汉、维、哈回等五个世居民族的民俗民风。通过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活用品及生产方式的再现,展示不同民族的各自风采,营造各民族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蒙古族是博州的主体民族,博物馆突出展示了蒙古族自古以来游猎、放牧等使用的各种工具、生活器具,有蒙古刀、成套的兽医器械、猎枪、各种马具、蒙古象棋、华丽服装和精致的饰物。 那些颇有灵性狼、骆驼、马鹿、牦牛、翎 羊、牛、马、绵羊、雄鹰,都是真品样本;那潇洒英俊的蒙古小伙、飒爽英姿的蒙古姑娘、活泼可爱的蒙古族小朋友,个个形象逼真。全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和婚庆礼俗场景,多方面、深层次地展示蒙古民族的民俗风情。

  一件物品,可以展示一个时代的风貌;一幅图片,可以定格一段历史的瞬间。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早已成为文化的范畴。

  这里展示的,是博尔塔拉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中已经成为历史印迹的和仍然延续至今的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山是这里美,水是这里清,歌是这里甜,情是这里深!

  走出博物馆,耳边回响着新时代领航人的声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收藏
0
有帮助
2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