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西行博尔塔拉】之六|走近博格达尔
来源:张万振 | 作者:张万振

  【西行博尔塔拉】之六|走近博格达尔

  张万振

  在地图上,温泉县地处新疆西北边陲,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 温泉县城是一座晶莹小城,有北欧印象,城区即景区。

  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乐市出发,沿219国道向西。这是一条由博乐市通往温泉县的新国道,据说从雪山、荒原,再到大海,是中国最美最长边境公路。

  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于温泉县城西,背靠别珍套山,东临博尔塔拉河。

  一

  远远地,博格达尔村寨卡伦文化瞭望塔,在风雪中矗立。

  走进博格达尔,一股古朴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土灰色的墙壁映衬着蓝色的屋顶,道路两旁低矮的木质栅栏和泥质围墙相得益彰,蒙古搏克手、牧羊人以及蒙古族传统花纹等图案被绘制在墙面上,显得尤为精致。

  迈步巷道内,扫雪机过后,一颗颗石头铺砌而成道路映入眼帘,道路两侧商户、农家乐字样的传统布制招牌,在风中摇曳,炊烟也随之袅袅升起,映衬着这古朴秀丽的西部边陲村落。

  故里巷、出征巷、远行巷、安居巷、奋斗巷和爱国巷,都是用图案、文字,甚至是实物诠释察哈尔蒙古官兵离开故土、跋山涉水,经历诸多磨难,到达博尔塔拉后屯垦游牧、修渠引水、建设边境的故事。

  一街众多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民宿,处处散发着“卡伦文化”特色,似乎在诉说着察哈尔蒙古西迁至此的点点滴滴,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

  踏雪登上瞭望塔,俯瞰博格达尔村寨,整个村寨大体呈兵营模样。色调统一、风格独特、颇具年代感的卡伦广场、篝火广场、观景平台,让人一瞬间梦回古代边疆,眼前浮现着八旗勇士守卡伦、驻军台、厉兵秣马的宏大景。

  仔细品味博格达尔特色村寨,老树、怪石、农舍、敖包,处处散发着“卡伦文化”气息。

  “草原故里 英勇部落”、“招募勇士 背井离乡”、“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西出阳关 逐草而居”、“屯垦游牧 修渠引水”、“浴血奋战 十三卡伦”,六大主题所有场景、布置都在无声地讲述着戍边勇士跋涉万里的行军路以及在此屯垦戍边的故事。

  雪后阳光灿烂,卡伦布局的村寨广场上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国旗下,村委会办公楼顶端“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熠熠生辉。

  博格达尔村寨里的村民,以前都是农牧民,住土房或者蒙古包。

  朋友说,过去的博格达尔村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随着这几年整村改造结合卡伦文化,就地取材,从附近山沟、树林选取石头、木材、稻草以及黄泥,再加以特殊胶液,对房屋、道路进行改造。博格达尔村寨在打造卡伦文化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统一打造特色民俗与农家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很多游客,诸如我们,都是慕名而来。

  当年,察哈尔西迁戍边永驻温泉边防,设立了13处“卡伦”。占全县边境线长二分之一的扎勒木特乡,依托戍边传承,打造了博格达尔村寨卡伦文化主题村落,用独特的戍边文化展示地域历史渊源和人文景观。

  二

  “卡伦”是对哨所的统称,在国家安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朋友曾经多次造访过此地,对于这里的民俗风情多有研究。

  走在村寨观景悟道,关于卡伦一词的来源,朋友讲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来源于满语,一种认为来源于蒙古语。

  明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满洲人在东北成立的后金,就把边防哨所叫作卡伦。后来清军进关,成为全中国的统治者,在大多数边境线上都建设了戍守设施,这些设施也叫卡伦。

  随着时代的发展,卡伦也有了新的含义。首先是卡伦的形式增加了。卡伦原本是固定的边防哨所设施,但是有的地方冬天积雪,人马无法通行,物资也不能到达。冬天对于国外来说同样无法通行。因此在冬季人员就撤回了。这叫季节性卡伦。

  还有一种情况,并没有建设固定的边防哨所,但是在一定时间内边防人员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巡逻。这种戍守方式基本是常年不断,大多数时间在固定的路线上每天巡逻一次。这叫巡游式卡伦。

  清朝入关之后,随着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全面,需要在内地设立稽查关卡,主要稽查走私盐和其他国家禁止民间买卖的物品。这一类关卡也叫卡伦,由常规部队镇守和稽查。到了清朝中后期,统治者和人民的矛盾、民族之间的矛盾、国外势力的渗透逐渐严峻,在内地设立的卡伦也很快增多,派驻了大量的兵力。

  而卡伦这个词,也从边防哨所这种建筑过度到了军队在一定的地点驻守、巡逻和巡查这种形式,也就是从名词演变成了动词。因此,卡伦文化在传统的戍边护边巡边的文化内涵上有所发展。

  在清代以前,戍边基本是专业的,戍守的将士们是专业军人,不管这种专业来源于府兵制、役兵制还是募兵制,甚至雇佣兵制,其主要工作就是戍守边防,一般情况下所需要的粮食蔬菜、兵刃器具、边关设施等都是朝廷负责。只有极个别实行屯垦制,但是主要业务还是戍边。戍边军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年限的,“十年辛苦戍边城”、“夫戍边关妾在吴”、“儿老戍边归未得”,这些都隐含了戍边的特定年限问题。到了年限,一般情况下就可以回家。当然也有终生戍边、老死边关的,“归来白发还戍边”、“白骨如山尚戍边”,那都是特殊情况。

  到了清朝,许许多多的戍边是终生的,尤其是北部边防,包括东北、西北和北方,戍边的将军可能轮换,但是一般战士是终生戍边,没有轮换。大多数戍边是兼职,尤其是北方,边防线一般都是游牧民族,牧民一边放牧一边戍边,放牧是主要的,戍边是附带工作。此外,朝廷一般只提供军事方面的装备、设备,而生活方面的物资则由戍边人员自己生产。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军事设备、装备都提供不了,全部由卡伦人自己负责。

  《清史稿·地理志·精河直隶厅》:博罗塔拉巡司一。北山,旧土尔扈特、察哈尔部游牧地。南山,哈萨克部游牧地。卡伦十三。为中、俄交界,归察哈尔营辖。这里的13个卡伦归博罗塔拉巡司管辖。这里的巡司,是精河直隶厅的一个部门,主要管辖治安。博尔塔拉境内的13个卡伦由察哈尔营负责。

  乾隆时代,平定了准噶尔之后,西域上千公里的边防线缺少卡伦,因此从东北调来了数千人的军队,分散在从伊犁河谷到可不多漫长的边境线上。这些士兵和因为战争留在新疆的士兵一共组成了四大营,即满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和索伦营。索伦营的组成人员主要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

  一开始,锡伯营主要在伊犁河谷,察哈尔营主要在博尔塔拉,索伦营主要在塔尔巴哈台。

  清朝政局多变,这些卡伦人的初心未改。朝廷供应不上来了,他们自己制作兵器,修缮哨所,用自己的马、犬,改戍守的时候从不缺席。清朝灭亡了,这些士兵并不知道,依然戍守。或者有的人已经知道了,但因为没有人来替换,他们还是继续守下去。

  清代学者何秋涛在《朔方备乘》中称“更番候望之所曰台,国语谓之喀伦,亦作卡伦,又有称卡路、喀龙者,皆翻译对音之转也”,这卡伦,是清政府设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哨所。

  和1763年,清政府为确保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和军事防御,先后派遣2000名察哈尔蒙古官兵携家眷西迁新疆戍边,其中一批人留驻在博格达尔村。

  如今,家国情怀永远铭刻在察哈尔蒙古民族后裔的骨头里。他们秉承一座永不移动的界碑,践诺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保家戍边是他们的神圣天职。

  三

  博格达尔这个地方,一直和蒙古族察哈尔部落有关,又和历史上的察哈尔营有关。

  乾隆时期,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从伊犁到塔城一带边防空虚,因此从东北迁徙了部分八旗军过来戍守边防,其中以察哈尔为主的蒙古战士被安排在博尔塔拉,组建了察哈尔营。

  察哈尔营是一个军政一体的单位,除了包括西迁的蒙古族,还包括本土的维吾尔族、汉族,以及后来进入的哈萨克族等。他们戍守边防,管理军台,还参加了新疆境内的几乎所有战斗。此外还要放牧和耕种,因为朝廷并不给他们提供粮食。满语的边防设施叫卡伦,所以这里的戍边文化也叫做卡伦文化。

  此后两百多年里,纵然清朝国力衰退,再也顾不上新疆,察哈尔营人民依然戍边不懈。清朝灭亡,他们依然戍守卡伦。国民党政府垮台,解放军还没有到达温泉县边防的时候,牧民自发组织沿着边境线放牧,严防侵略。从乾隆时代开始,为国戍边已经成为察哈尔营骨子里的思想。

  就是到今天,察哈尔营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巡边护边。没有边防部队的时候,他们是戍边主力。后来组建了边防部队,他们协助部队护边。他们曾经抓获过苏联特务,甚至缴获了手枪和子弹;他们也曾在苏联侵略下有过牺牲。

  民国时期,察哈尔营撤销,原察哈尔营所属地盘被命名为温泉县。后来,察哈尔营右翼划入博乐市,温泉县管辖的地盘是左翼 ,直到今天。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