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多地深入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开展多元化补偿实践
前不久,山东、河南两省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结果出炉,实现互利双赢。近两年,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标稳中向好,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共向上游的河南省兑现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
-
江苏海安:生态菱角助农增收致富
2022年8月10日,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新舍村的村民划着菱桶在水面采菱。近年来,地处里下河水乡的海安市墩头镇以水环境治理形成的优质水域生态为依托,利用水塘、洼地种植菱角、莲藕等水生经济作物,带动当地农
-
生态环境部:清洁取暖改造将达2800多万户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同时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29日介绍,经过努力,2800多万户农村居民将告别烟熏火燎的取暖方式。
-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昆明开幕
10月14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上一页下一页人民网昆明10月15日电 (记者余璐)10月14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中国地方政府、研究机构、金融机构、驻华国际组织、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贺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
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分别对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个省份,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中央企业开展为期约
-
生态旅游:“游”出人与自然的双赢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最佳方式和重要途径。国际上的生态旅游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经过本土落地的消化吸收,总体上在国内发展迅速、成绩喜人,但也出现了诸如生态旅游概念过
-
-
2020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在嘉兴召开
11月12日-14日,由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和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共同主办的2020全球乡村产业生态大会在浙江嘉兴召开。 本次大会以洞见未来融创乡村为主题,旨在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大会集中汇聚国内外产、学、研、金、社、媒等领域嘉宾5
条件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