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安塞区南沟村“三变”助力精准脱贫

村企合作“变”地生金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三变”助力精准脱贫

  编者按:随着“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全国各地掀起了通过“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热潮,走出了符合各地实际的路径,收到了显著喜人的效果。日前,本报记者赶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观察他们通过实行“三变”改革,解决企业发展、群众脱贫难题的实践做法。

  本报记者 肖力伟 胡明宝

  日前,记者来到通过“三变”改革发展乡村旅游的陕西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道路两侧盛开的格桑花、百日菊璀璨夺目,放眼望去是连绵起伏的山巅,层层花海错落有致,徜徉在犹如调色板的绿岛之间,仿佛感受到大海波涛奔涌而来。景区内的儿童乐园、花样迷宫、沙地摩托、木屋酒店、VR体验馆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体验……看着这个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休闲现代农业园区,记者不曾想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700元的贫穷小山村。

  这一巨变的发生源于“三变”改革对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的充分激活。南沟村按照“村企共建、互利双赢”的理念,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思路,探索推行了围绕人、地、钱、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的“三变”改革,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群众脱贫的新路子,5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万元。

  能变则变,唤醒全部沉睡资产

  南沟村的变化要从回乡创业的张维斌谈起。2013年延安遭遇强降雨,村民的窑洞基本上全成了危窑。在外从事房地产的张维斌回到了家乡,帮乡亲们盖了39套住宅,一户3间,并配套了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

  房子建好了,张维斌又不忍心走了。“乡亲们住上新房了,没有致富产业怎么办?”为此,他投入1亿元,注册了延安惠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引领南沟村走上了发展之路。

  为了方便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南沟村将全村除村民的宅基地、果树地之外的22500亩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和山林地,折股量化到党支部领办的南沟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土地资源和政府投资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入股到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每年保底给合作社固定分红60万元,合作社按占股比例给群众进行分红。企业兑付给合作社租金35万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340元。

  为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2015年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其中村民土地入股占49%、企业投资占51%,果园前三年投资费用由企业全部承担,第四年挂果后净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

  “我们家三口人分到土地流转资金9000多块钱,还入股7亩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今年初挂果,等到明后年挂果盛产期,一年就可以分红2万多元,真是再也不愁日子不好过了。”贫困户邵三虎,因为妻子生病,孩子上学,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他陷入贫困。在惠民公司的帮助下,他还加入了“扶贫务工队”,每天在苹果园打工挣钱,去年一年就挣了2万多,今年已经挣了6000多块钱了,等到苹果园见利分红,一年收入可以有5万多元,真是“零投资高回报”。

  入股多样,分红惠及全体村民

  “为了实现共同致富,南沟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全体村民参股入股、人人持股,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安塞区高桥镇镇长张泽林说。

  2015年,惠民公司与陕西省供销集团合作开启了安塞区高桥镇现代农业精准扶贫工作。陕西供销集团将35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入股到惠民公司,占35%的股权,收益前每年固定分红15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扶持全镇65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收益后按占股比例保底分红。

  为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南沟村将45户贫困户的4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和735人自筹的220万元作为股本金,成立了南沟村花样迷宫专业合作社,与南沟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资兴建了花样迷宫。目前,自景区首届乡村旅游节开业以来,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每天收入10多万元,有83%的农民参社入股。

  那么,入股的贫困户一年到底能拿多少分红呢?张维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合同约定,按照村民、村集体49%、企业51%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景区每年最少可营业180天,按照每天1000名游客计算,一年下来仅门票、餐饮、住宿收入就可以达到600多万元,加上园区的苹果收入,农户每年分红至少可以达到一万多元。

  截至目前,南沟村全村有1002人以土地、人口等要素入股到南沟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有863人以现金入股花样迷宫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有226人以1060亩土地入股到苹果专业合作社。

  三产融合,绿色引领新农村发展

  “南沟村北依枣园,南连万花山,西邻魏塔古村和张思德牺牲地,公司充分借助这一地理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张维斌说。

  如今的南沟村,土地流转花果满山,村民就地打工效益倍增,乡村景观也成为了黄土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贫穷的南沟开始华丽转身,打造生态旅游的精美画卷徐徐展开,村民“每天都能感受到变化”。

  “随着南沟生态示范园区的快速推进,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部书记张润生说,南沟村先后新修道路32公里,建成2个移民搬迁新社区,绿化造林6000亩,新修农田4000亩,建成淤地坝7座。

  “村子变美了,南沟这个寂寂无名的小山村,以崭新的魅力让那么多的游人接踵而来。”张维斌告诉记者,自去年格桑花谷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35万多人次。今年“十一”长假,南沟景区接待游客12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400万元。

  “随着魔幻迷宫、果业采摘等娱乐休闲设施的不断完善,南沟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村支部书记张润生喜滋滋地说,南沟也开始成为回乡青年的创业乐园。外出开饭馆多年的李绞利,回村办起了农家乐。“今年收入快上10万元了。”村里两家在安塞城里卖面皮的,专门改装了面包车,拉着面皮在村上叫卖,“一天最少收入三四百元”。

  “实行村企共建、企业带动模式以来,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企业发展、群众致富的目的。”张泽林介绍说,惠民公司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2016年起,给全村60、65、70岁以上的村民每人每年分别发放1200元、1800元、2400元养老金,贫困户在此基础上每人每年再增加600元。据测算,该村贫困户收入中因企业务工、租金等每人增加4471元。

  现在,南沟村已由昔日的省级贫困村、落后偏僻的拐沟村,蝶变成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4653元提高到2016年13148元,其中贫困户人均收入也从2375元提高到9350元。2017年,随着南沟村乡村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5万元,南沟村也已经成为延安市最美乡村旅游首选地。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