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山东频道!
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见
来源: | 作者:admin

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意见

 

2013321

苏办发〔201310

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开发项目已覆盖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投入力度持续增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一五”以来,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31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37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740万亩,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1405个,为全省连续九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新部署,应对农产品供求关系“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的新变化,顺应农民实现收入倍增的新期盼,迫切需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更大发展。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开发力度,提升开发水平,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准确把握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项目建设好、资金使用好、队伍打造好”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创新项目管理,强调质量效益,支持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开发区域农业后备资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基础保证。

(二)目标任务。2013年至2017年,全省改善农田基础设施1500万亩以上,其中开发治理黄河故道、沿海滩涂、丘陵山区、沿江高沙土、采煤塌陷地等区域农业后备资源400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农田500万亩以上,增加有效耕地50万亩以上,营造农田林网45万亩以上,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400个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多增收400元。

三、全面落实农业综合开发各项措施

(一)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首要任务,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要求,加强规划布局,提高建设标准,每年完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建设标准,突出粮食核心产区建设,重点在沿国(省)道、沿江、沿海、沿黄河故道布局,实施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优质特色高效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加大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支持,着力推进规模开发和标准化生产。推进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建设的联结,鼓励社会资本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汇集,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并集聚发展。推动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扶持一批区域性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大户等产业化经营主体的扶持,鼓励企业与合作社及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或租赁、资产托管、股权投资、劳务或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探索项目建设与农民利益联结的新途径,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三)着力推进区域后备农业资源特色开发。强化农业待开发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每年增加有效耕地10万亩左右,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重点区域,坚持特色开发,黄河故道开发重点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沿海滩涂垦区配套开发重点加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丘陵山区开发重点发展优质果品、名优茶叶、花卉苗木、特色蔬菜、草食畜禽以及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沿江高沙土开发突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用,采煤塌陷地开发突出生态农业建设,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四)有效促进农业科技推广运用。围绕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益。引导农科教资源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中,提高项目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综合水平。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农业科技成果在园区内集成、转化和示范。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兴办、领办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培育一批善经营、会创业的农民科技带头人,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技术。

(五)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田综合整治和配套农田林网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加大对沿江高沙土、采煤塌陷地等生态脆弱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鼓励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产方式在项目区运用推广,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体制机制

(一)深化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分配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改革,真正形成相互协调、制约的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家评审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项目公示制。着力加强项目库建设,逐步扩大项目库选项范围和选立项比例。创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因素分配法,实行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向资源禀赋优、工作实绩好、开发效益高的地方倾斜政策。加强项目建设诚信管理,健全项目进度、质量与资金管理保证制度。规范项目县(市、区)管理,健全优胜劣汰机制。

(二)健全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配套资金、管理事业费用及时足额到位。增加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重点加大对黄河故道、丘陵山区、沿江高沙土等地区农业开发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项目区农民群众为其直接受益的项目建设投资投劳,多渠道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严格执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完善“先建后补"制度。强化资金管理的监督考核,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

五、切实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中央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决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要抓手,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给予重点支持。健全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工作机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工作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按照运行高效、全省统一、投入节约的要求,加快构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信息资源采集管理和运用,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综合开发信息管理与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实时监控、风险预警、绩效评估等功能,促进项目管理精细化,增强透明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系统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打造一支具有开拓、开创、开放精神和勤奋、务实、清廉形象的农业综合开发队伍。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坚持廉洁从政、勤俭节约,严格遵守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好事,真正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