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江西频道!
以“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
来源: | 作者:江西日报

  原标题:以“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

  ——看九江如何让乡村生活更具吸引力

  盛夏的德安县,青山为伴,绿水相依。

  驱车下了高速,沿着一条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四周草木苍翠,白墙灰瓦的村舍点缀其间,美景应接不暇。这条路名叫万家岭旅游专线,2018年建成通车后,串起了丰林镇、聂桥镇、磨溪乡等乡镇,这里的乡村生活正在渐渐发生改变。

  万里晴空下,丰林镇紫荆村成片荷花娇艳欲滴,该村村民的心情同样灿若骄阳。大美紫荆产业园、精品民宿、生态农庄……一个风光旖旎的农旅小镇渐成规模,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农事乐趣。6月中旬以来,紫荆村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昔日的偏远山村变成了“打卡红地”。

  “这一切要从‘水系连通’说起。”紫荆村党支部书记袁定国说。去年,德安县获批全国首批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该县秉持水域岸线并治、集中连片规划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等工作。同时,进行周边景观提升,整体改善乡村环境,将农村水系打造成“安全的河、生态的河、美丽的河”,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水系连通”让水活了起来,紫荆村以水破题,依托原有的太空莲种植产业特色,进一步发展大棚蔬菜、草莓种植产业,配套修建水榭长廊、景观亭等景观设施,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亮化,水环境也美了起来。“我们通过打造大美紫荆产业园,在生产、加工和销售农副产品的同时,探索实景表演、民俗体验、文化研学等旅游新业态。”袁定国说,“伴随乡村旅游的发展,仅农副产品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达400多万元。”

  路修通了,乡村变美了,不仅吸引了八方游客,也带回了返乡就业的年轻人。“过去,我们这个山沟沟里的村子,别说外来人,本村年轻人都快走光了。”该村村民兰江应告诉记者,曾经的紫荆村,因为交通闭塞等原因,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在外地工作。这几年,家乡发展迅速,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去年,像很多同村青年一样,他回到了紫荆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乡村旅游兴起,刷新了产业模式,大美紫荆产业园从建设到运营,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还让回流的人才拥有了更多发展空间。“在家门口就业再也不是梦想了!我们和外地人聊天时,说起自己是紫荆村的,他们都投来羡慕的眼神。”兰江应说。

  在九江市,像紫荆村一样精彩蝶变的乡村还有很多。

  近年来,九江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实现了从“脏乱旧差”到“生态宜居”,从“贫穷闭塞”到“打卡红地”的跨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九江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持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农业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按照“一个规划、一个千亩连片基地、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田园综合体、一个标准化生产体系、一个联农带农机制”的标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乡一园”建设,不断提升园区功能品质和承载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园区为引领、省级园区为支撑、市级园区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以“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九江市从制定工作机制、落实资金筹措、创建信息平台、加强工作督导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明显改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目前,全市共建设新农村20235个,全市300多万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的美好生活。(周亚婧)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