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畦地栽培措施
来源: | 作者:农业之友
  畦地栽培,不需搭建菇房和床架,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栽培方法。畦地要选地势高爽、背风、排水畅通的空闲地。

  按南北向整成宽0.8—0.9米,长10—15米的长形畦,畦中间挖一条宽17厘米,23厘米,宽13厘米的土埂,两畦间留一条深33厘米,宽40厘米的沟,以便行走和管理操作。畦床上喷洒20%的氨水或撒菜籽饼粉驱杀害虫。

  栽培时,先用1%石灰水浸泡培养料24小时,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淋至ph值7.5—8,沥去多余的水分,即可铺料播种,按铺一层料,撤一层菌种,共分 3层,料厚15厘米左右。播好种后用木板将料层轻轻拍平压紧,使食用菌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以利菌丝恢复生长,防止干燥和抑制杂菌污染小播种后,菌床上搭环形棚架,上盖塑料薄膜和草帘。

  开头3—4天,为菌丝恢复和定植时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要盖紧塑料薄膜,若菌床内温度超过25℃时,可在早晚打开畦两头的薄膜通风降温。

  5—7天后,菌丝长入培养料内应进行适当通风,以减少料面水分,促使菌丝向料层内生长。当菌丝长到料厚一半时,可加大通风量,使菌丝尽快向料深层生长,料面干燥,长出的菌丝生活力强,粗壮。

  20天左右菌丝长透培养料,应加强通风和增加光照,并适当喷水,促进子实体迅速形成。

  管理上主要通过揭闭薄膜和草帘,并适当喷水,调节水、热、气、光等条件,以满足菇体的良好生长,当菇体充分长大至成熟即可采收。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5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