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产业脱贫亮点纷呈
来源: | 作者:陕西日报
  近年来,西安市坚持好产业带脱贫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壮大农村经济,逐步探索形成连片扶贫、特色种养、电商产业、资产收益等亮点模式,助推脱贫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市累计扶持各类带贫主体611家,与3.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产业帮扶户均增收2500元,产业扶贫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扶贫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扶贫模式亮点纷呈,其中:联村党委集中连片扶贫模式。2017年9月,西安市周至县按照产业相同、地域相连、做强做大的原则,联合7个贫困村组建全省第一家联村党委——丹阳联村党委,坚持行政区域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独立建档、独立核算、独立管理的“三不变”、“三统一”、“三独立”管理模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苗木花卉、文化旅游等产业,7个贫困村的177户贫困人口中155户已脱贫,平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53%,其中有2个村的贫困发生率为零。2018年人均收入达到11534元,相比联村党委成立前的人均收入6013元,增长91.8%。村集体年收益达到500万元。目前,全市已成立联村党委48家,带领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特色种养加扶贫模式。蓝田县利用资源优势,引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在山区发展食用菌和中蜂、在岭区发展奶山羊和光伏、在塬区发展草莓和旅游等特色产业,全县发展食用菌1400余栋、草莓1000余棚,养殖中蜂15000箱、奶山羊9.8万只,建成光伏电站75个,引进国人菌业、众天蜂业、美力源乳业、大东方文旅、万达、碧桂园、双胞胎等龙头企业,建成水安路精准扶贫产业带、蓝关食用菌扶贫产业园、桐花乡约民宿旅游、玉山小镇、灞源蜂蜜小镇等产业扶贫亮点。全县贫困村和重点村每户脱贫产业种类达到3—5种,产业分红总金额达到800余万元,受益贫困户4000多户,户均增收2000元。
 
  电商产业扶贫模式。西安市以周至、蓝田两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为引领,以电子商务示范镇、示范村创建为抓手,以特色产品推广和龙头企业培育为突破,将农村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扎实推进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建有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个,镇级电商服务站8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613个,涌现出了“秦周”蜂蜜、“石瓮谷”土鸡蛋、“画乡印象”葡萄、“囫囵吞枣”等知名网销品牌,其中,贫困村已建立电商服网点130个。周至县积极探索并扎实推进“电商+产业+扶贫”周至电商新模式,紧紧围绕周至电商发展的1-2-3-5-5奋斗目标,推动电商助农扶贫,全力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目前,全县有电商企业253家、微商6000余户,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人员6万余人。2018年下半年至今,共举办电商活动28次。根据对邮政、顺丰等14家快递公司2019年发货量统计,快递总发货量 5012.02万件,约22.5万吨,销售收入约 22.17亿元,电商助农效果显著。省商务厅将周至电商扶贫模式作为电商扶贫精准案例第一名向国家商务部和国家扶贫办推荐上报。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西安市率先推进142个贫困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每个贫困村落实5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引导农户承包地、集体资产等资源,以入股形式与市场主体合作,建立利益联结关系,为贫困群众带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等稳定收入。蓝田县簸箕掌村依托丰厚的人文、生态资源,以“三变”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将财政投入到村的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全部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的股金,注册成立西安卜莹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运营,按股获得收益,村集体经济组织预留36%用于扩大再生产,24%用于村公益和福利事业,40%分配给入股村民。村集体经济积累从零增加到4000多万元。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