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添“智”力 发展提质效
来源:铜川日报 | 作者:

  智慧农业(3.1700.000.00%)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近年来,王益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发展路径。

  进入夏季,气温升高,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通过孟姜红监测平台实时观测桃树长势、环境温湿度、灾情虫情等信息,远程监测农作物生长过程,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观察桃树长势。孟姜红监测平台利用传感设备,实时采集气温、空气湿度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到云平台,精确控制种植环境指标。平台还具备历史数据存储、查询、导出、分析等功能,用户可登录云平台查询任意时间段的历史记录,如温湿度曲线、机电设备运行记录、监控视频等信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监测。

  在王益区王益街道宜古村,蛋鸡养殖也迈向了智能化。宜古村通过实施5万羽全自动蛋鸡养殖项目,引进了自动化设备,完成了畜禽养殖圈舍现代化、科技化改造,建成了具有养殖监测精准化、标准化的市级示范场。目前,该村的鸡舍已经实现了“智慧化”养鸡,配有喂料、清粪、捡蛋多个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喂食、送水、清粪、捡蛋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我们还配备了鸡舍照明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湿帘风机通风降温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鸡舍里的温度、湿度、亮度,这样能有效提升鸡的产蛋率。”负责人梁志琴说。通过“智慧化”养鸡,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也极大保证了蛋鸡的成活率和鸡蛋产量。

  王益区黄堡镇梁家塬村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决策,物联网设备精准执行,实现了AI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覆盖了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全环节。新建的水肥一体化的自动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数据,结合AI算法精准调控灌溉量和施肥比例,有效实现节水30%、节肥20%;果园通过无人机巡检与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病虫害预警准确率9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15%。

  “我们采用AI视觉分拣流水线,以多光谱成像技术自动检测果实糖度、瑕疵,分拣效率达5000公斤/小时,优质果率提升至95%;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配备温湿度监控模块与GPS追踪系统,可实现全程可视化温控运输,损耗率降低至5%以下。”负责人刘铜利说道。

  以科技力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不仅让村民获得了切实收益,也为乡村全面振兴积累了宝贵经验。王益区以科技为支撑,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5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