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思南青杠坝村:“三带三帮”促乡村改革发展
来源: | 作者:中国农民网
       中国农民网贵州讯 (本网记者 杜再江 黄庆松)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以民心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新路子,探索出支部带领帮助理清思路、能人带头发展产业和村社合一带动帮助增收致富的“三带三帮”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封闭落后村到先进典型村的转变,成为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田园村。
 

美丽的青杠坝村
 
      走进塘头镇青杠坝村,一棵棵绿树浓荫如盖,一座座小楼别致有序,一条条道路平坦干净,公共运动场、休闲长廊、游泳池等公共设施齐备。
 

鸟语花香的青杠坝村
 
      青杠坝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土壤贫瘠,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是其过往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青杠坝村近年来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
 
      近年来,青杠坝村始终坚持把学习党的方针和省、市、县惠民利民政策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研究学习文件,分析、吃透政策,积极主动争取,抢抓发展先机。村修建了“小洋房”、集体公墓、卫生室、游泳池、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小书屋、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森林山庄。倡导人人栽树、户户绿化,全村绿地覆盖率达80%。村内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设了20余亩公墓区和150座沼气池,村民生活污水也实现了集中处理。
 

牛养殖产业
 
      通过“党支部书记上党课”“行业专家进课堂”等方式,加大对本村致富能人的培训,使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尽可能形成最大的发展合力。围绕党和国家制定的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国家对当前时势发出的新观点新论述以及与本村发展紧密联系的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培训,为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铺垫。
 

生机勃勃的青杠坝村
 
      建立集体经济发展长效管理机制,着重强化后续管理力度,确保发展一个产业就成功一个产业,使每一个产业都能创造利润。开展土地入股,全村820亩土地全部入股,募集股东228户。目前,该村820亩土地、343亩荒山荒地等资源已变成了农户增收的资产,农民资产变成了收益分红的股金,全村农民变成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里的股东。
 

青杠坝村近年来发展迅速
 
      村民们高兴不已的是,该村又拿出集体资金30多万元,正对30多座旧木房予以拆除,并规划将旧宅基地还为耕地,全部流转到村集体发展果园。“通过这种方式,既美化了村庄,又盘活了土地,村民和村集体都有收入。”说起心里的“小算盘”,冷朝刚一脸自信。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的集体经济“空壳村”,短短几年时间,增加到204万元,比同期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5804元。
 

青杠坝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目前,青杠坝村通过到邻近村承包土地经营,经济作物从当初不足50亩发展到1700亩,形成“一基地四园区”,即花卉苗圃基地、种植园区、蛋鸡养殖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乡村旅游园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培育起4个专业合作社,总产值达3200万元。此外,青杠坝村还创办起80余人参与的服诚劳务有限公司,每年创收400万元左右。
       如今,青杠坝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4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达1000万元,产业兴,环境美。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民族特色示范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行走在康庄大道上的青杠坝村
 
     “下一步,青杠坝村一定以乡村振兴在提升为目标,以再教育、在提升村民素质,感恩党、回报社会为目的,做好农牧产业、加工业、服务业,做好庭园绿化、美化、设施功能齐全,乃至健康养身,度假农耕体验的示范村,要以民心党建+村晖社+村社合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村共享资源红利,让有可能返贫的每一个家庭,一户不掉队,共同走向富裕奔小康。”塘头镇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冷朝刚说。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