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辉:政策依然主导市场预期
来源: | 作者:中国农业新闻网

政策依然主导市场预期

  ——来自第十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的声音:王晓辉

第十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 孙鲁威 赵宇恒)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在9月20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提出,2017年以后,玉米产业进入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玉米市场价格走势是市场各方关注热点。目前,玉米市场的政策式价格模式在2016年收储改革启动后并没有转变,政策依然主导着市场预期,包括生产、消费、物流等方面。从基本面来看,玉米市场依然处在政策市的环境中。

  王晓晖认为,目前,市场各方要对玉米市场有清醒认识。

  一是去产能是全球性重大选题,许多国家都面临如何减产能,去库存。但本阶段的特点是,库存虽然多,库存最高的点已经过去了;价格虽然低,价格最低的点也已经过去了。连续几年的玉米产量过10亿吨,现在玉米产量调减,供给仍然够多,形成新千年以来最长的一个下跌周期。

  二是国内粮食市场改革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价格的波动会更为频繁。价格波动的频繁是由于参与主体交易心态变化引起的。明年的市场变化会更为明显。在收储制度改革大背景下,玉米、水稻和大豆的比价关系会发生更深刻的转变,从以前的不合理向合理转变。

  三是引发价格涨跌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企业对于今年产量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一致的:减,分歧只是减多减少而已。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8日发布了新一期谷物生产形势:预计减产700万吨,同比调整3.2%。虽然总体仍然是供大与求,但是存量年度结余量是在减少的。企业复产扩量与新粮上市碰头;补库需求集中与农户看涨碰头;面积引发减产预期与好天气碰头。

  政策推动下的区域性面积增减也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王晓辉提醒,今年要关注的是两个点,即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减产对于市场价格的影响。另外就是黑龙江的玉米调减造成最便宜玉米数量的减少,辽宁干旱减产造成上市最早的玉米数量的减少。由于加工产能扩张非常大,消费的拉动非常大,今年将是第一次出现玉米当年产不足需。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